女儿爱与同龄孩子玩了;幼儿园加强与家长的协同教育

女儿近况总结

近段时间来,孩子好像特别喜欢与她同龄的院里的小朋友玩了。而且,常常是一回家就去找小朋友玩,连饭也顾不得吃,到了吃饭时间也叫不回来,常常被我们大人强迫的押回家。而原来她是喜欢同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的。

现在孩子倔强的脾气好像有了一点好转,比如有时上学她要求给她买东西,我们给她说当时不买,她也能听得进去了。

原来看过很多遍的动画片她仍然能看得两个小时不动地方。还有,孩子现在对家里的电器插座突然有了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去插。我们在再三严厉的说她的同时,把所有移动的插线板都挂在了高处。

因为单位现在的纪律强调得比较严,相应的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孩子也总是能准时到幼儿园了(因为我上班的地方与孩子上幼儿园的地方顺路)。看来迟到也不是不能避免的嘛。

原来女儿是不扎头发的,现在也渐渐习惯我们给她扎头发了。

在幼儿园的教育上,好像自从他们使用了那种新教材后,幼儿园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的沟通要强些了。比如,上周孩子带回来两个题目:一是和孩子一起在杂志、报纸上搜集一些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图片;一是带孩子到车站去了解乘车的一些问题,让孩子熟悉交通规则等等。原来,他们上一周的课程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在原来过去的一年半的幼儿园时间里,我们和幼儿园的沟通是很少的。

最近两个星期天我们都带孩子到野外去玩了的,这种户外的活动还是要坚持的,多亲近点大自然。我听说人是从绿色的森林里走出来的,到现在成天住在钢筋混凝土的灰色的森林里,差不多快忘了人是从哪儿走出来的。

前段时间读了一篇<<读者>>上的鲁迅的孩子周海婴的回忆录,里面有一处写鲁迅先生对他幼年的教育上,大意是如果不是非常过分的要求,鲁迅先生都是十分“纵容“他的。我想,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爱的氛围中成长,有个快乐的童年是不会错到什么地方去的吧?这篇文章在我的心里好像对我前些时间萌发的对孩子宽松些的想法提供了一点佐证。人一辈子是很辛苦的,幼年、童年都没有一个大体上快乐的记忆。我觉得是不当的。

孩子给爸爸倒茶,还要给妈妈倒洗脚水

大概有几周时间了吧,孩子常常很有兴趣的给我把茶杯里放上茶叶,然后叫别人把茶杯里倒上水,然后端给我,说:“爸爸请喝茶。”不管是孩子的一时的兴趣还是什么别的因素(例如幼儿园里的教育),我都是很高兴的。不过,就是有一点,她要是要给我泡茶,我不喝还不行,不管什么时候,非接受不可:),弄得我还认真的跟她说:“爸爸想喝茶时再给爸爸泡茶好吗?”

不知是什么时候起,电视里有了公益广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有了那个小孩子看到妈妈给婆婆洗脚然后自己也去端水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我们的孩子看了那个公益广告后,对我和她妈妈说她也要给我们端水洗脚。当然,我们没让她给我们端水洗脚,孩子是很喜欢玩水的,说不定到时候我们还没开始洗,她自己玩水就把衣袖打湿了。也许哪天她再提起这事,也应该让她试试,我想这是没有坏处的。另外,可见周围环境(尤其包括电视)的引导对孩子是比较重要的。

实际上,孩子是家里的“小霸王”,比如,她有什么事叫我们,往往是这样的口气:“爸爸,过来!”。我也不会多想,往往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听孩子 “吩咐”。我觉得,这对形成家里的平等和民主的氛围有好处;当然,教育孩子说话懂礼貌也是应该注意的,那么,是不是要给孩子说说对人说话不要用这种“命令式”的语气呢?

初一晚上挨打与气球又飞了:孩子的任性和固执

很久没有给孩子记日记了,但是觉得重要的现象和事情还是应该记一记的。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犯自己以前犯过的同样的错误。尽到一个做父母的应该尽到的责任。

我们孩子的性格是很任性和固执的。以前的日记应该都有所提及。

今年春节(2007年),初一晚上,她非要和婆婆他们睡觉,由于她在婆婆那里睡觉,婆婆会失眠。而且,爷爷也不会睡觉。孩子在他们那里睡容易感冒。所以,我们在她睡着了时候把她抱到我们床上睡。不料,她醒了。于是吵着要到婆婆那里去睡。我们给她讲道理,她不听;她妈妈吓唬她也不行;然后是她妈妈打她,打了问她还去不去,还是要去;又打,还是要去;再打,还是要去;而且是打疼了的。孩子哇哇大哭(后来几天声音都是嘶哑的)。我都不忍心了。但是看到孩子这么倔强,这么软硬不吃,就基本上和她妈妈站在同一方。坚决不同意她到婆婆那里去睡觉。不为别的,就为磨磨她的犟脾气。结果,直到她哭着睡着了,她仍然是坚持要到婆婆那里去睡觉。一句话,再打都不投降。

第二天早上醒来,她也许好像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像还模模糊糊的认了错的。

她的任性和固执又体现在了另一件小事上。

孩子喜欢那种上面有动画人物“奥特曼”的氢气球,上次给她买了一个,我们要把她的气球拴在她手上或在线绳上吊一个小的重物,以防氢气球飞上天。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她都不听。最后,我们给她讲好,如果气球飞了就不给她买了。她表示同意。结果,下午气球就飞了。

时隔一两周的前两天,她又看见了那种氢气球,又要买。给她买了。同样坚决不许给她拴在手上或在线绳上吊一个小的重物。给她讲好,气球再飞了,一个月都不买气球了。她表示同意。下午气球又飞了。孩子哇哇的哭了。也许她知道我们不会再给她买气球了。我招呼了她的婆婆和爷爷,这个月坚决不许给她买气球。不然她总是任性、固执。

任性和固执用在好的方面可以叫着“有毅力”,但用在了坏的方面就叫着“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了。我感觉“任性和固执”这种性格不一定要消除它,但是要教育孩子什么时候应该“任性、固执”,什么时候不应该。况且,一个人天生的性格,是不容易消除得了的。一种性格应该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在恰当的地方有益,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就有害了。

另外,这次春节回孩子外婆家呆了一晚上,孩子回来身上又起了红疙瘩,还发痒。医生说是到新环境的过敏;想起上次在她外婆也出现过相同的情况。看来孩子应该真的是对她外婆家的环境皮肤过敏了。

一天只能买一样东西,孩子的“零花钱”

现在,为了防止孩子没有控制的吃零食,我们给她订了一条规矩:一天只能买一样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

60%的时间能够遵守吧,破除规矩的时候一般是她哭闹不已的时候,要不然就是她的爷爷奶奶们禁不住她的纠缠“悄悄”给她买。

孩子知道了“钱”是个好东西,往往会千方百计的在自己的口袋里存几角钱,而且不许大人动她的。我们总感觉这么小的孩子不能存钱,哪怕是几角钱,往往想着法“骗”她的钱,也是往往以失败告终。

前几天,在幼儿园放学后,她就缠着爷爷给她买吃的。

爷爷假说:“我没带钱。”

“我有钱。”她慷慨的说。

于是掏出她口袋里的“私房钱”交给她爷爷。

她爷爷用她拿的钱买了东西。

哇的一声,孩子大哭起来。

爷爷只好另外给了她一些钱了事。

孩子就是孩子。不过,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种充面子的假打招术,还是给人意外的感觉。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今天,孩子早上不肯吃饭,我对她说,不吃完饭今天就不买东西了(这段时间孩子不吃饭用这招基本还管用)。于是,她一会儿就把那碗饭吃了。丢下碗就叫我和她去买东西。本来说的是半上午买,可她等不及,非要买。我对认真的对她重复了两遍:今天只能买一次东西哟。她不耐烦的说:知道了。还第一次伸出小指头跟我拉勾。拉勾表示说定,不知道她是不是从幼儿园里学的?

孩子的性格比较急吧,我有时也许有点鸡婆的唠叨样。比如:强调一天只能买一次东西,还有,冬天她大便时我替她把屎的时候,有时她很捱时间,还唱着歌,我就会催促她。。。有时,她就会不耐烦的反对我:你不紧到说嘛,我晓得了。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什么时候,我变成了这种唠唠叨叨的鸡婆性格了?

前几天,给孩子预缴了下学期的费用。兴趣班只有下学期开学才能报名。只有到时抓紧点。

孩子这几天早上总是迟到

 这几天早上,孩子总是很迟才醒来,大概是8:30过后了。吃了饭收拾好,送到幼儿园差不多就9:30左右了。

实际上,孩子晚上一般是8:30左右就睡了,不会超过9:00,可是她就是早上不像原来那样醒得早了。不知是不是跟她这几天感冒有关系?

孩子前一段时间感冒了,吃了西药好得差不多了,但是这两天又有点鼻塞,流鼻涕。

还有,孩子现在吃西药有进步了。一般小粒的药丸她可以吞服了。但是大粒的还是必须碾细了用水兑服。

今天送孩子去看一下西医,等她感冒好了,再看是否能恢复原来的按时起床和上学。

还有,这学期孩子只报了一个美术兴趣班,我们本来想给她报的舞蹈兴趣班因为满员没有报成(她自己也好像对舞蹈有兴趣)。我看现在开始预交学费了,顺便关注一下下学期的兴趣班报名。

参加幼儿园本学期末的家长会

今天下午,去孩子幼儿园的教室里开了家长会。本来,孩子们有两位老师的,因为唐老师生病了,就只有赵老师在班上了。

先是园领导的电视讲话,主要是介绍幼儿园的教职园工状况,比较有印象的几句话是:老师都崇尚终身学习,老师的学术交流和老带新的工作比较有特色。。。

然后是赵老师介绍孩子们在园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并比较系统的讲了孩子们在中班年龄段的特点是:集体意识增强,自制能力增强。。。

还有本班孩子的一些优点和缺点,优点是孩子们都比较听话,还有行为习惯方面要加强。会上还发了家长对老师的评论表格。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赵老师介绍的幼儿园的新教材和一套新的幼教理论:整合式教学。大意是围绕某一项主题,在各个角度充分发挥这个主题,训练孩子在语言、数理逻辑、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能力。以“伞的世界”为例,赵老师发给我们一张“课程单元网络”图和一张“课程生成树”图,很有意思。对我们成人世界的学习也很有启发。有机会把这两张图扫描下来传上来。

这半年来,我对孩子、孩子的老师和幼儿园都比较满意。幼儿园的老师都很有爱心,很受孩子的爱戴。有时,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会很突然地对我们说:我以后不骂人了,骂人不是好孩子。。。我估计,老师在在幼儿园里给孩子们上了课。在这方面,我感觉老师的力量大于我们家长的作用。就我的经验而言,要想让孩子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也许,是我的方法有问题。

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得了一个表扬,与几个孩子一起被特别的提出来表扬爱收拾东西,课桌整洁。我的心里听着美滋滋的。

像赵老师讲的,孩子的行为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还有,我这学期对孩子的学习具体内容还关心得不够。孩子在幼儿园里具体学了些什么,以什么方式学的,学的效果怎么样,以后还要更多的关心。另外,孩子的书写能力也要加强。她喜欢画画,对这一兴趣也要更多的引导。赵老师说画画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比较有效,我表示赞同。

当然,这一切不能破坏了“快乐的童年”这一主旋律。孩子,还是以玩为主,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我以为。

附:

1)、“课程生成树”图

[img]http://java.learndiary.com/upload/2007/1/13/1168657409546_1523DtBq.jpg[/img

2)、“课程单元网络”图

[img]http://java.learndiary.com/upload/2007/1/13/1168657429984_RVqBKoUi.jpg[/img

让孩子唱孩子应该唱的,玩孩子应该玩的吧

今天,有两个事情使我要写这篇日记。

1、某处元旦节庆祝。其中有两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唱歌和跳舞,唱的是S.H.E的《不想长大》,歌词是这样的:


...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

我深爱的他深爱我的他

已经变的不像他

...

完整的见:

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lyric&word=%B2%BB%CF%EB%B3%A4%B4%F3&ct=150994944&lm=-1&lf=3

其中一个还跳着很成人的舞姿。

相反,有个成人上台表演跳的是很传统的蒙古草原舞蹈。

2、女儿让我给她买一种贴纸画,我不知道是哪种(后来知道是泡泡糖里的),就看了另外的贴纸画,清一色的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好像有:小龙女,小李飞刀什么的。听店主说,这种贴纸卖得很好。这个小店就紧挨着一个幼儿园。

而且,我想起现在许多小孩都在唱不是他们该唱的歌,看不是他们该看的漫画(尤其是有些日本的卡通漫画),这让我很想说:让孩子唱孩子应该唱的,玩孩子应该玩的吧。

在我的心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童话的、纯洁的世界。里面有灿烂的阳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五颜六色的花,还有蝴蝶等。。。

但是,现实是严竣的,以上两个小事只是冰山一角。

难道,我们找不到给孩子唱的,给孩子玩的吗?我不这样认为。而且,我也不认为,孩子们就只有看外国动画、漫画(这段时间我们的孩子嘴里常念叨的是什么:奥特曼、迪克、超人、怪兽;葫芦娃也有提,时候不多;我想,我们从来没有给她看这些,一定是她的小朋友圈子中互相交流的热门主题,哪个最英雄,我要当奥特曼、超人,打怪兽...)。我们的血液里天生有一份最值钱的祖宗留下的、世界仅有的宝贵财富:5000年厚重的文化传承,这一点也可以说,中国人是世界最富有的人,我们应该为生为中国人而骄傲。

难道,这悠悠5000年的文化还找不到怎样来滋润孩子心灵的灵感和源泉吗?不会吧。我们完全可以以现代的科技,随便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捡一点,就能做出至少是中国的唐老鸭和米老鼠,进一步,做成世界级的东西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们的东西有不少是外国人在发挥,像日本的三国文化(包括:游戏、漫画等),美国的花木兰,当然,应该还有太多,不过我没有去找,如果是专心去找,肯定有不少的。

作为一个家长、孩子的父亲,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唱他们该唱的、玩他们该玩的、看他们该看的。

孩子的话我最懂!

一个令我感到有点骄傲的是:孩子的话我最懂!平时,她说的话,她的外婆和婆婆、甚至她的妈妈听几遍才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我一遍就能懂。也许,是我的耳朵比较灵敏吧:)

现在,自从上次孩子不在学校吃午餐后,每天早上送她去上幼儿园她都要问:今天哪个来接我?有时甚至中午送她去幼儿园都要问。可见,她是非常害怕在幼儿园里吃饭的,她怕一个人被留在幼儿园没人来接她。

孩子的记性也特别好,比如,我今天答应她,今天不买零食,明天给你买。于是,第二天,她就会问:爸爸,你昨天说的要给我买吃的。于是,我在惊叹于孩子的记忆力的同时,就不得不给她买了。

我们的孩子的所有情绪都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她说不喜欢我就是当时她的情绪对我不好。并不代表是一个她头脑里固定的概念,只是她当时心绪的反应。

我们孩子现在睡觉还可以了,原来睡觉不允许我们给她脱外衣,连身滚,而且睡得迟。现在一般9:00左右就睡了,睡之前也允许我们给她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只留内衣睡。早上也基本上能按时起来。只是有一点,她睡觉时爱把手伸出来,把手冻得冰冷。

这段时间,孩子在学写数字5了。在学校里,老师要求写一篇5。可能是她写的速度慢了,写不完,于是,在本子的后面全用叉填满。也算是写满一篇吧。

上次,连衣服称重有34斤了。是说,抱着去幼儿园挺累的。她不肯走路,如果不用自行车送她去幼儿园,就只有抱着或背着去了。送她去幼儿园是我的事,因为我上班就要经过她的幼儿园。

我们孩子的声音很大,说起话很响亮,有时争论起什么来,都怕她把嗓子震坏了。是否该教她说话、唱歌不要那么大声?又觉得好像不合适。

孩子又扁桃化脓了

我发现孩子进入冬天后比较容易生病了。

前天上午就发现孩子有点近38度的低烧,还是去上幼儿园了。不过下午就送去医院了。

结果打了3天的针。孩子很怕打针。鼓励她不哭是不现实的。我这样夸孩子:你好勇敢哟,打针只哭了一会儿:)

这3天没有去上幼儿园了。

现在已经基本上好了。前两天不想吃饭,今天看来胃口已经不错了。

孩子这段时间有说脏话,需要注意纠正。体重应该说差不多,带外套称重有34斤了。

睡眠情况也比以前好了,一般8点过9点就要睡觉了。可能跟我段时间比较睡得早有关吧。

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个性(任性),我看用软性的方法处理应该好于“暴力”。只要方法得当,有耐心,孩子的一味任性应该是有办法对付的。

再次强化一下,孩子面前绝对不伸手打人;孩子面前自己一定要注意言行举止。要知道,这么大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

在体育和户外活动方面,我们一家人都做得太差。以后要注意。

没有什么可记的,做一下近段时间的总结也好。

这几天关于其他一些孩子的新闻让人沉重

这两天听到下面3个关于孩子的新闻:

1、昨天,一个7岁智障女童走失。今天在下班路过一面墙看到上面的寻人启示。我自己用手机记下了上面的联系电话,万一我碰到了那个孩子可以跟她的家人联系呢。

2、一个读小学一、二年级的男孩被人贩子拐走。听人讲可能是人用吃的东西骗走的;现在各个幼儿园、小学上学放学时家长接送的人数骤增。

今天回到家再次教育孩子碰到陌生人不能跟着走,不能走给的东西,要大声呼喊。以前也记录过本地类似的事件,见:真是无奈,这么小的孩子就必须教她怎么防避坏人

3、一个高一的男生同人打架把人杀死了。听说这个孩子家挺有钱。平时奍成了小霸王脾气。现在的有不少孩子很任性,脾气大,以自我为中心。我发觉我们自己的孩子才3岁半,在家里脾气也很大。(见:孩子急躁时怎么办?孩子有时不听话是想得到大人的呵护和关怀吧对孩子的任性也宽容点吧?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有时应该可以适当使用体罚孩子的脾气太坏了;孩子还算勇敢,等等)可在外面还算乖巧,甚至显得有点怯弱(见:孩子受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尽管如此,我已经在考虑怎样把我们这棵小树苗押一押了,不能让她东倒西歪的生长。成人是成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