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孩子乱开玩笑!

本来,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日记中曾经提到过:不能对孩子开这样的玩笑!。这次又再次提出来,是因为我们比较容易犯这个毛病。

前天,老婆告诉我,孩子向她委屈的说,大家都说她是长得丑,是不是有人开玩笑。我说是她玩刀,我吓唬她,说刀划破了脸,会变得比猪八戒还丑。结果,孩子就记在心里了。其实,我们孩子长得还是很端正的 🙂

孩子的心灵是很单纯的,她弄不懂大人说的话什么时候是玩笑,什么时候不是玩笑。这让我想起老婆讲过的她小时候遭遇大人的一个玩笑,很受伤。原来,她家开了一个小店,一天,她在店里守着,她爸爸和别人下棋,说输了就从她们小店里称1两还是几两瓜子。结果,她爸爸输了,大人们起哄叫她称1斤瓜子,她结果就老老实实的去称1斤瓜子。大人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她说她当时心里感觉受了极大的欺骗,难受极了。于是,这种感觉她记忆至今。并且,警告我们不要对孩子乱开玩笑,因为在大人们逗孩子的哈哈大笑声中,孩子的心灵也许正在经受着折磨。

是的,经常这样对孩子开玩笑,会让她分不清楚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会让她种下不易信任别人的种子。而这些后果,是当时开玩笑的大人们所始料未及的。

所以,不要对孩子乱开玩笑!

严防溺爱孩子

昨天,从同事那里听到一个有关孩子毒杀父母的新闻,虽然没见媒体下结论是“溺爱”所致,却也令我不由得联想到溺爱孩子这个话题来。

过分溺爱孩子的后果,古代有个故事,有孩子上法场执行死刑前,要求吃最后一口母亲的奶,结果把母亲的乳头咬掉,恨恨地说是母亲害了他。现代这类事情应该更多。

对于上述事情中的孩子,显然是可恶,但是,作为做父母的,在把孩子塑造成如此模样的过程中,难道就不应该深刻的检讨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诚然,教育孩子应该以“爱”为基调,但是前面加个“溺”字就成了害了,虽然溺爱孩子的的害处大家都知道。可是,当感情大于理性后,在孩子眼泪汪汪的泪弹攻击下,往往很多时候就顺着孩子了。如:小时候的过分要求的零食、玩具,大点时候的零花钱等等。

一点愚见如下:
1、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普遍宽容的前提下,在宽容和严厉之间,我觉得要偏向于严厉。
我曾亲眼看见或亲耳听见现在孩子的一些“劣迹”,如:不如意就脚踢、口骂长辈,无节制的贪零食,脱口而出的谎言等等。在孩子是小皇帝、小霸王的世道下,真有必要压一压这股风气。

2、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
古训说得好,“从小偷油,长大偷牛;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有点歪时就扶一下,否则,等歪脖子树长大了,再去纠正就麻烦了。

3、严厉不等于打骂。
根据现代专家们的主流意见,不要打孩子。所以,我们纠正孩子的错误要从讲道理入手,以让她真正懂得自己的错误之处为目的。不过,现在,针对绝对不打孩子的观点,我有点持保留意见了。比如:我的孩子现在4岁多点,有时,孩子由于好奇,偏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您给她讲道理她不懂,仍然跟您嘻皮笑脸,一意孤行,这时,我就只有出最后一招了,在她屁股上狠狠的打几巴掌,打得她哇哇大哭,回到家再哄她,安慰她,给她讲道理,一定要让她知道为什么挨打。不过,我觉得,打孩子时尤其不能大动肝火,要冷静,不然,有可能打出事来的。

4、成材先成人。
西特勒是个人材吧,可是他却被大家公认不是人,是魔王。这类的人材,越有材,大家越遭殃。所以,我觉得,在教孩子各种外在的成材技能之前,先要让她成为一个好人。基于这个观点,对我的孩子,我现在主要关注的不是她认了几个字,会做多少算数,我更关注的是孩子诚不诚实、善不善良、勇不勇敢、与小朋友会相处否、尊敬师长否、爱惜东西否等等品德方面。

5、现在的社会已经形成了溺爱孩子的风气,要从孩子的将来着想严防溺爱孩子。
很显然,有幸躲过家长“溺爱”毒害的孩子,将来的生活能力肯定是强于受此毒害的孩子的。那么,现在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我们能想像得到,如果孩子长大在生活中受措了,她会怎么评价当初父母对她的溺爱呢?

6、严防溺爱孩子不是不爱孩子。
相反,我们爱孩子爱得更深、爱得更远、爱得更有理性,是更伟大的爱。所以,当我们正在实践“严防溺爱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审视一下内心:我现在心里充满的是爱吗?我现在心里不应该是愤怒,不应该是怨恨。

关于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上仅是个人拙见,有些东西自己也在探索中,不一定正确,写出来算是提醒一下自己,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愿天下的父母都笑口常开。

孩子的优点

孩子4岁多点了。有些时候,我会为孩子的一些小缺点而担心,什么小孩不听话、爱吃零食、懒惰、字认得比别的孩子少...

但是,我们为什么只盯着孩子的不可爱的地方,而不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呢?

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孩子的一些我认为的优点:

1、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
很小的时候,她看到动画片里的鳄鱼快要吃在河边喝水的小狗,会急得哭,我们劝了她很多次,说那是假的,她才渐渐平息下来;

2、善解人意,乐于为他人着想
如她的表姐在睡午觉,我和她在电视,她说:“爸爸,把电视声音开小声点,姐姐在睡觉”。。。

3、乐于分享:
自己有吃的,会很大方的分享给别人;我们买的水果,她会主动给她婆婆爷爷拿几个去;

4、大气,不记仇:
虽然,我一直认为千万不要打孩子,但是,偶尔,她实在不听话(如上次,我等米下锅,她却把米和着水玩得津津有味,怎么劝都不交给我),我会用手使劲的打她几下屁股,当时她疼得哇哇哭。一会儿,就好像没事了,依然来粘你。我问她,知道为什么打她不?她一般是懂事的点点头。这点,我还做得不太好,多给孩子讲道理,不打孩子,小事情由着她算了。还有,她到底知道我为什么打她没有?我的心里也没底。我以打她的力道在自己手臂上打了几下,真的还很痛的。要是养成这种打孩子的习惯了,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有时极差,万一打到孩子哪里就害了孩子了。我的一个姑父就是这样害了孩子。听我父亲讲,姑父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把我的表姐抓起来往地下掼,结果表姐头脑受损,成了弱智了。。。真是后悔莫及呀!

5、做事认真
比如在幼儿园里的跳舞唱歌比赛,我看了,水平如何不说,非常认真;

6、思维敏捷
您说上句,她就知道下句,理解力极强。孩子的这个优点被她妈妈利用来攻击我,说:“看吧,不用脑筋,连孩子都不如”。。。

7、天真活泼可爱
这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共同优点吧

我想应该还有很多优点,等以后再补充。

那么,也许您会问,您的孩子这么多优点,长大一定很有出息哦。
关于这点,我个人没怎么想过,只希望她平安、健康、快乐、做个有智慧的好人。至于她有没有出息,顺其自然好了。不过,她的妈妈对她的期望比较高

还有,把她的优点记在这里,要是以后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了,我可以翻出来给她看看。

想想您的孩子吧,优点列出来,恐怕比我写的还长哦 🙂

爸爸,你和妈妈结婚的时候怎么不带我一起去呀?

好多天没有带孩子出去玩了,昨天晚上下了雨,今天早上还凉快,于是我骑着自行车和孩子一起出去玩(她35斤重了,预防她耍赖不走路,所以骑上自行车)。

果然,走了几分钟,她就赖着不走了。把她抱在自行车后面坐着。

在路上,孩子说:
“爸爸,你和妈妈结婚时候的照片我看见了。”

“哦。”

“爸爸,你和妈妈结婚的时候怎么没有带我一起去呀?”

“你那个时候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

“那我在哪里?在家里玩吗?”

“没有,你是爸爸和妈妈结了婚后,妈妈把你生出来的。”

“那我在妈妈的肚子里。”

“你还没有在妈妈的肚子里。”

孩子没有继续问了,要不然我还真答不出来。

我们到达体育馆,在那里玩了一会儿,孩子有点大意,跑得快,在下过雨的地上摔了一下(昨天她在厕所里也摔了一跤)。太阳大了,我们去菜市场买了菜,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孩子遇到了幼儿园的同学,两人高兴的打招呼。

以后要多带孩子出去玩。

汗,快把孩子关成“笼中小鸟”了

人总是在不经意间犯下错误而不自觉,这时有机会得到来自外面的提醒就显得很珍贵了。

今天上午,在单位看一张2007年8月8日的《参考消息》第15版,里面有一篇文章:《别让孩子成为“笼养小鸟”》,大概意思是现在不少家长扼杀孩子爱玩、自由的天性,暑假里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关起来学习各种超前的技能,或者是孩子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不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而在家上网、看电视等等,从前小孩玩的什么“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现在几乎没有几个孩子会玩了”。最后,这篇文章说:“其实,今天的孩子也需要一个活泼的童年,需要一个快乐的暑假。中国的大人们千万别把自己的小孩培育成“笼养小鸟”。”

粗粗看了一下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我们不是也正在把孩子关成“笼养小鸟”吗?我们不是正在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吗?于是,我打电话回去让她的表姐带她出去和巷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

实际,我们把孩子关在家里,一不是特意的给她超前培训,二不是她自己愿意呆在家里看电视。主要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我们的巷子里时有摩托车经过,外面就是大街,车很多,害怕孩子跑到外面大街上去玩;还有,现在天气热,怕孩子中暑等等。

约半个月前,我们一位同事的孩子横穿马路被摩托车撞了,听说是从身上压过去的!奇迹的是他们孩子竟然没有一点事。这件事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感触,越发不准孩子出去玩了。

我们的孩子是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看动画片好像还是其次。有时,她哭着哀求我们放她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可我们总是不让,或者就把电视打开,叫她看动画片。

于是,孩子渐渐的就习惯了被关在家里看动画片、写字、画画,偶尔也会嚷着出去玩,但她终是战胜不了大人的意志的。

于是,我们就这样“因噎废食”,基本上是“成功”的把孩子“安全”的关在了家里。

看了那篇文章后,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犯一个错误。虽然说是为孩子着想,可更多的是图自己省事,怕麻烦,怕一起陪孩子出去玩。

鉴于安全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加强孩子的自我安全防范教育,把各种安全相关的问题反复灌输给她,让她消化吸收,而自己能够鉴别危险和应对危险。例如:不要一个人横穿马路(她才4岁多一点,教她自己过马路可能还早了一点,主要是怕孩子小,看见车子来了会发慌)、不要到危险的地方玩、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和不要跟陌生人一起走等等。如果,我们因为怕出安全问题而把她关在家里,这显然是一个可笑的逻辑。退一步说,您能时刻都盯着她吗?万一她趁您不注意偷偷溜出去了呢?而这里,您又没有教育她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她要是真是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所以说,“关”不是办法,教育和预防才是办法。

然后,是我们多陪孩子一起出去玩,并在玩中实际的教育相关的安全等问题。

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孩子近况总结

大概1月多了没有写关于孩子的日记了。这里总结一下孩子的近况。

孩子变得更懂事了,接电话,做事都很有头脑,心很细。让我觉得孩子是不是心过细了,心太细了,容易劳心。这段时间孩子起得早,早上6点过就起床了,我们都没有起来,她自己就从小床起来了。

暑假,她妈妈想让她去学武术,培训班的老师说她太小了。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买了不少拼音识字、故事、数学方面的书,听说哪儿有培训班就想上。我的想法是,孩子小,应以品德和习惯的培养为主,这些知识,能一般就行了,用不着要求太高。况且,一个人将来能不能幸福、能不能发展,上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个方面,并且不是主要因素。

孩子很惜命,她又很调皮,一天爬高上梯,常常弄点小伤就让大人给她贴”邦帖“。今天也是,下巴划了一点小小的血痕,就哭着找”邦帖“。结果家里没有。上药店买了一些给她贴上才安心的回家了。我在药店里给她称了一下体重,现在35斤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孩子多吃蔬菜,要什么都能吃。

总的来说,状态良好:)

呵呵,这下不会在幼儿园里午餐了:)

借用一位朋友的话,这些日子,对女儿来说,真是“点背的日子”。

大秘密网的观点来说,不要在心里着眼于这些“点背”的事,这种负面的情绪往往会使事情更加“点背”。好吧,我就试着用积极的心态来记录这篇女儿近期总结吧。

呵呵,比起3岁以前,我们孩子的身体好多了。大家都夸她长得结实,身体好。此话不假。 Continue reading "呵呵,这下不会在幼儿园里午餐了:)"

写在六一儿童节前的孩子近况总结

有好多天没有写育儿日记了。一眨眼孩子就4岁了。

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今天孩子的幼儿园还开了庆祝会。听她妈妈和外婆说,孩子跳舞跳得不错。

这几周来,由于家里其他人有事,而孩子的幼儿园离我们单位比较近,所以孩子基本上由我送和接。接到单位,等下班了再一起回家。

从孩子到我们单位来玩来看,孩子胆子还是比较大的,乐于于人沟通,比较有礼貌,能分享自己的零食。

孩子的零食成了每天的必需品。她外婆说得对,这么小的孩子,一个泡泡糖就哄住了。我也觉得应该对孩子宽容些。原来定的每天只买一次东西的“规矩”也好多时候没有贯彻了。

孩子进入夏天后不喜欢睡午觉,下周他们班上集体在幼儿园午餐和午休,看看群体的力量能不能影响她养成好的作息习惯。

赵老师反映我们孩子年龄偏小,说、写、认字的能力较差;我觉得,在孩子愿意学这些的前提下,可以让她学,她不愿意就算了。我不会强迫她认多少字写多少字的。唐老师反映孩子有点懒,不过,我发现,她感兴趣的事还是很勤快的,比如:洗东西。她喜欢玩水。

原来送孩子进教室,老师来了她总是高兴的上前去喊老师;可最近老师来了孩子好像不大积极,别的孩子都拥上前去喊老师了,她一般站在后面看着。好像现在成了要老师来主动给她打招呼了:)孩子的心里可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慢慢引导她,老师是爱她的,但是老师不可能只爱她一个人,有那么多的小朋友,老师都要爱。我们再观察和引导一下,估计是这个原因。

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我留意了一下幼儿园周围哪样生意比较火。一是麻将馆,因为有不少孩子的爷爷奶奶送了孩子就可以在那里打麻将,等到孩子放学去接。我发现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占多数,爸爸妈妈占少数。麻将馆主们常在上学的时间,背着一个挎包站在校门口拉生意;二是孩子们的零食和小玩具,现在的的孩子,基本上每天都要有点这类消费,所以他们的生意也是比较火的。

孩子的性格依然比较倔强,认定了一个事儿头脑里不容易转过弯来(像我吧)。希望她以后的性格能缓和一下,不要这么倔强,对自己不好。

孩子马上就4岁了,后天又是六一儿童节。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给我讲睡前故事;孩子不肯进教室和喊老师了

现在,接连几天晚上,孩子不再要求我给她讲睡前故事,而是她给我讲。

她给我讲《小蝌蚪找妈妈》,说的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声有色,语气抑扬顿措,虽然故事还讲得不是很流利,但是总体效果我感觉比我给她讲讲得好。我给她讲是把故事按字复述一遍,而她给我讲是带着感情的。

睡前,孩子除了给我讲故事,她还要给我唱歌跳舞,而且是在被窝里唱歌跳舞(littlebat注:跳舞的五笔编码为:KHRL)。她在被窝里睡着,一边唱,唱的是《我和奶奶去买菜》、《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等等,还一边手舞足蹈,忙得不亦乐乎。真是一个快乐的小孩。

不过,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上学不肯进教室,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时候,她也不像原来那样主动的高高兴兴的喊“老师好”了,而是等老师叫她她才进教室。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问孩子为什么她不肯进教室,她说她“不好意思”。我怀疑是上次老师让我写一篇育儿的心得张贴到孩子们的教室门口,我把上次写的那篇“一次成功的安抚孩子和一次成功的劝服孩子”打印了交给老师算是交差(只是日记,不含后来添加的那篇日记的评论),也许是大家读了那篇日记后,对孩子的态度在无形中有了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被孩子敏锐的捕捉到了,于是,就出现了不肯进教室,不喊老师的行为。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不过,为保险起见,我要求老师把贴在教室门口的那篇我的育儿日记撕下来。老师说育儿心得是一周一换,下周就会给我撤下来。

孩子的不肯进教室和喊老师的行为继续观察中。。。

一次成功的安抚孩子和一次成功的劝服孩子

女儿是比较任性的,只要她认定的事,不按她的心愿来做,往往弄得小孩哭闹,大人生气的情况。但是,前两天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安抚活动和一次成功的劝服活动。关键在于:

1、要有爱心、耐心和宽容心;

2、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作想;

3、孩子是讲道理的;

4、不要动手打孩子。

具体情况如下:

一天晚上,孩子要自己动手拿起小铁锤和小钉子替她的堂姐做一把木剑,而且坚决不让我们大人帮忙。我知道她是做不出来的,但是让她尝试一下。我出去办事去了。

回来后,我发现孩子在茶几上用小铁锤钉木剑,肯定把茶几面要弄坏。她的外婆在旁边看着她,没有阻止,我想她是阻止了的,但她拗不过孩子。

1)、我先反复劝孩子不要钉,她不听。压下动手打她的火气,自从许久以前,我下决心不再打孩子后,我最大的动作就是扬起手,吓吓她;

2)、我明白现在孩子的心里也很窝火,自己怎么也做不成这把木剑。我把她手中的东西强行给她拿了,她当然不依。又哭又闹;

3)、我把孩子抱起来,反复给她讲,这样做会把茶几钉坏。并自问自答的给她表演假如妈妈看见她把茶几钉坏了的反应:

  “是谁把茶几钉坏了?!”

  “桥桥。”

  “这么好的茶几给钉坏了,给我打!”

然后把就假装用手轻轻打她。然后我就站在她的心理的角度安慰她。

  “我知道桥桥给姐姐做的剑没做好,心里着急。明天爸爸给你做一个。。。”

   。。。

一会儿,孩子不哭闹了,不好意思的在我怀里撒娇。结果第二天孩子好像忘了这件事,我也就没有给她做木剑了。现在想来,尽管孩子已经忘记了,我应该主动提出来给孩子做一把木剑。让孩子知道大人说话是算数的,尽管她自己已经忘记了。

第二天,孩子不愿扎头发,大人勉强给她扎了一侧,她就挣脱跑了。我去把她追回来,不管她又哭又闹,把她抱到梳妆台前,让她看自己头发乱糟糟的样子。她看着看着就同意我们给她扎头发了。所以,孩子是讲道理的。

之所以详细记下成功的安抚和劝服行动,是因为原来我往往处理不好这样的“冲突”,现在有点心得了,赶快记在这里,防止忘记了,以免以后犯同样的毛病。弄得大家都不舒服。而且,我感觉有必要开一个“家庭会议”,把自己的心得同大家分享一下,并统一一下对孩子的教育策略和具体操作,免得她钻我们的空子,和纠正一些家庭成员不当的对待孩子的思想。我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家里基本上应该只有孩子的笑声,没有孩子的哭声的:)

春天疾病多,幼儿园统一通知上周星期五放假去防疫站给孩子打了预防“麻疹和腮腺炎”的疫苗。

孩子现在非常大方,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苹果、奶粉自己去拿出来一人一个,一人一小袋,大人说苹果太大了让她和小朋友分着吃也不行。当然,我们大人对这种大方的态度应持肯定态度。

今天早上,孩子起来自己穿好了衣服。我认真的夸讲了她。天气比较热了,孩子的衣服穿得少了,应该让她自己穿衣服了。关键是培养她的自理能力。

星期五那天打疫苗回来的路上,和她同行的一个小朋友趁售货员不注意偷偷拿了一样东西跑掉了,而那个小朋友的婆婆还在笑,真不知该怎么给那个小朋友的婆婆说。当我们孩子的婆婆回来给我说起这事,我严肃的说我们孩子坚决不能有这种行为。我们孩子的婆婆和爷爷劝我不要去给那个拿东西的小朋友的婆婆说,说这样别人面子上过不去。我心里觉得欠欠的,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