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电脑面前呆太多了

这段时间,白天在单位上班用电脑。早、中、晚在家里用电脑写学习日记。除了这个上个星期天出去和孩子家人到户外玩了一下,星期天还是呆在电脑面前。这样的状态持续有了一个月了。人感到渐渐有点有对劲:肩膀和后背有点微痛,右手腕有点痛,这些都是明显的电脑综合症了。

有了健康才有一切,人在健康的状态下,做的事情才高效。所以,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

1、在电脑面前呆上一个小时休息一下;

2、早上不开电脑,起来到外面转一下;

3、中午要睡一会午觉;

4、晚上用电脑不超过2个小时,开电脑之前先想一下今天晚上2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做完了就收工。

5、星期天要到户外玩一天,当然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出去。

总之,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要理性的支配自己的时间。

今天晚上要做的:对学习日记新的导航系统做一个简单的构想。转两篇关于开源的帖子。

测一测,你疲劳吗(转)

转自:http://shop.luckup.net/view_article1.asp?titleid=dywz20020815+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6428/632807.html

  今天晚上吃饭时,偶然看见沙发上丢了一本2002年的党员文摘,顺便就翻到了这篇文章。觉得还有价值,就在网上搜到这篇文章,转载于此。近年来,年青人,尤其是IT业的年青人的过劳死案例屡屡发生。我觉得我们活着,勤奋是必要的,但是人生活着的意义不只是一年365天的精疲力竭吧,人应该有智慧的活着,有生活的智慧。下面是转载的正文,为上述两个地址的内容联接成一篇完整的原文。

*******************************************************************************************

测一测,你疲劳吗

  自1988年日本提出过劳死以来,因过度劳累而引起死亡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专家认为,过度疲劳是当今最深层的健康问题。近年来,过劳死问题在我国也开始受到关注。现在患糖尿病、冠心病、脑溢血等老年病的许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原因便是积劳成疾。有统计,我国城市中中年人过劳现象比较严重。据介绍,过劳死最亲睐两种人:工作狂和只知消费不懂健康的有钱人。

  以下列出18项疲劳的表现,如果您有其中的2—4项,属于轻微疲劳,适当的休息即可解除;如果有5项以上,则是重度疲劳,需要提高警惕了。

  1.早晨不能按时醒来,醒后又懒得起床;2.走路抬不起腿,上楼时容易磕绊;3.不愿见生人,不想参加社交活动;4.懒得讲话,声音有气无力;5.坐下后不愿起来,常呆想发愣;6.说话、写文章经常出现错误;7.记忆力下降,想不起常用的电话号码或忘掉几小时前的事情;8.提不起精神,过量用茶或者咖啡提神;9.口苦、无味,食欲减退,厌油腻,总想在饭菜中加些刺激性的调料;10.吸烟、饮酒的嗜好有增无减;11.耳鸣、头昏、目眩、烦躁、易怒;12.眼睛干涩,哈欠不断或经常打盹;13.下肢沉重,总想把脚架在桌子上;14.入睡困难,多梦易醒;15.全身不固定的隐痛;16.容易腹泻或便秘;17.尿路不畅或尿频;18.经常出现皮炎。疲劳是过劳死的直接诱因,工作繁忙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隐性冠心病等,争取尽早治疗。在确保没有疾病的前提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李红珠)

 

    《环球时报》 (2002年06月10日第二十二版) 

Google 医生关于使用电脑保持正确姿势和健康的建议(转)

转发一篇朋友发的有关使用电脑的健康方面的建议。

发表者:Taraneh Razavi,Google 医生

大多数现在 IT 行业工作的人大概跟 googler 一样,每天长时间工作,与电脑为伴。

这里就是 Google 医生给你保持正确姿势和健康的建议。

中国有句俗话叫"过犹不及"。换句话说,你能连续多长时间坐在椅子上敲打键盘而不至

于伤害到自己呢?

从身体构造上看,我们并非适合像现在我们所从事的许多工作那样久坐不动,或者长时

间执行精准的机械动作。有证据表明,处于不正常的姿态过久,或者重复运动会引起颈

部、四肢和背部的疼痛,这些状况总称为过度使用综合症,或重复性压迫损伤 -- RSI

(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RSI 可不是个小问题。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造

成误工伤害和疾病中,它占到 34%,同时还连带着 2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美国国家

科学院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认为,企业每年由于重复性压迫失调而

导致的员工病假、生产能力下降和医疗支出而损失的收入估计高达 500 亿美元。科学

院自 1998 年以来已经出版了 2 份报告,说明重复性运动和职业伤害之间的直接关

系。

RSI 导致的损害可归结为肌肉纤维的结构性变化和血流量减少,神经也不幸被牵扯其

中。不活动的组织和周围的炎症压迫着神经,能够引起肢体失去知觉和酸麻,在神经损

坏严重时最终变得脆弱。

如果有人想看看证据,请参见这篇文章:《过度使用综合症:一项肌肉活体研究试

验》。此项研究中,研究者从受伤的手和正常的手上分别取样,结果表明肌肉纤维中出

现结构性破坏,而且这种破坏与受伤的程度有关。在另一项针对慢性斜方肌疼痛的研究

中,研究者在研究对象的脖颈后部进行活体试验,发现受伤区域的微循环血流量下降。

疼痛的差别越大,血流量的降低越厉害。

RSI 伤害的一些最常见现象是腱鞘炎和腕管综合症。目前,与工作有关的腕管综合症

(CTS)已经在全美所有重复性运动失调患者中占据了 41% 以上的比例。与工作有关

的腕管综合症的并发症。努力工作永远不会伤害任何人,其实并不如此。

那么你该怎么办?关键的治疗在于预防。研究表明,如果雇主鼓励员工时常休息和伸展

一下,并强调人机工效学的重要性,职业伤害就会减少,而生产能力则相应提高。作者

S. Iserphagen

另外在这里对大家还有一些建议:

- 每工作 30-45 分钟,至少休息 5 分钟。如果需要协助,网上有免费定时器程序可

供下载,能够帮助提醒你按时休息一下。

- 在休息时伸展你的双臂/双手/颈部/背部。这个瑜伽网站能够给你一些锻炼的示

范。后面是其他一些网站。

- 时常注意矫正身体姿态。不要躺坐在沙发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 在最初和每次转换座位时,都要对工作地点进行评估。

调整座椅、显示器、键盘、鼠标和笔记本电脑。定期交换键盘和鼠标的方位。

- 将视线从计算机屏幕上移向远处。别忘了眨眼!

- 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机使用。这听起来有点古怪 - 不过你也得让网上冲浪、电子游

戏、电子邮件和发讯息歇一会。

- 如果开始觉得疼痛或疼痛持续,一定要向医生求助,他们可能建议你使用腕带、冰

袋、布洛芬、可的松注射液、物理疗法等,最重要的是休息,让情况好转。看病千万不

要拖拖拉拉。早治早好。

下面一些网站或许对你有用:

Harvard RSI Action

RSI 练习

RSI 网页

遂宁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转载)

  今天看到四川日报上报道遂宁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搜索转载如下:(值得注意的是我用[遂宁 禽流感]为关键字,在google上没有搜索到这条新闻,而用百度很准确的就搜索到了,看来,这一次,百度的收录速度和准确度在我心目中领先了。)

遂宁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据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朱玉) 卫生部27日通报,四川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孙某,女,8岁,遂宁市唐家乡人,学生。4月16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目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家中曾有家禽死亡现象。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月27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此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疾病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前一段时间咳嗽了近20来天,吃了3副药不见好。后来不去看医生,去买枇杷止咳露来喝,结果喝了拉肚子。我干脆什么药都不吃了。等了一两周,现在基本上没事了。看来,对自己的身体,不要把它宠着了。思想上坚强一些,疾病自然就跑了。

    当然,大的方面还是要把握,不过是不要太细了。

    究竟这个“理论”如何,有待时间来检验。

健康谚语(转帖)(你抄我抄大家抄,我也来抄一份)

  转自: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6-02/28/content_6103414.htm

  今天在2006年2期的四川《党课》上读到一篇《健康谚语》的文章,觉得很好,就上网用百度(中文知识的搜索用它最好了)搜了一下,发现太多了。我不禁哑然失笑,真可谓:你抄我抄大家抄。我也来抄一份,事先声明:个人收藏。要是哪天查侵权的事还请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手下留情哟:)

健康谚语 

 

 

 青岛新闻网  2006-02-28 02:58:00 

   【 现有新闻评论】

 

 

 

健康谚语

    作者李恒有顾代明

    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鲁迅说:“无论古今,谁都知道,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放纵自己,十恶不赦,就是天天喝三鞭酒也无效。”民间有健康谚语“好人健康,恶人短命”、“心怀鬼胎,苦闷短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n

bsp;   希望延年益寿,必须把品德修养放在首位,正如宋人邵雍所说:“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美国科学家调查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的说法不谋而合。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善恶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他们研究的课题是“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研究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和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且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倍;那些性格孤僻,行为异常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科学家解释说,施舍善心,能够激发受施者的友爱和感激之情,而施者从中获得内心温暖,能缓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

    经常行善还有益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在哈佛大学的一次实验中,受试者看了一部纪录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答救助病人和残疾人的片子。受试者被故事情节感动了,随后进行的受试者唾液分析表明,他们免疫蛋白的数量比看记录片前增加了,而这种抗体能防止呼吸道感染。

    与此相反,一个心脏病常发作又对他人怀有敌意的人,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情况就大;视别人为敌人的人,愤怒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高血压。至于贪污受贿和盗窃之类的人,因做贼心虚,易失眠、烦躁、精神压力很大,这种人的寿命比大多数人短。

    做好事,行善心,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每个人都可以采用这种变法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先睡心,后睡眼

    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有的人失眠会通过狠狠闭眼的方法强迫自己入睡。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失眠起于“心”,许多人失眠是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多,不会调节情绪。所以,只有首先“睡心”,然后睡眼,才能进入真正的睡眠状态。

    睡眠的过程,睡眼是标,睡心是本。“先睡心,后睡眼”是历代养生家十分推崇的睡眠方法。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是我国医学史上的老寿星,活了一百多岁。孙思邈十分讲究睡眠养生,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中说:“凡眠,先卧心,后卧眼。”“卧”字本意为伏在矮小的桌子上,这里引申为躺在床上。

    《老老恒言·安寝》中说:“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意思是说你越想尽快入睡,越是睡不着。只有先放松情绪,消除一切思虑,即首先“睡心”,才能真正入睡。

    清初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在《长生秘诀》中曾说:“凡睡下就要一心安慰思睡,不可又复想其他事务,只‘睡心’,即是极妙睡功。”

    睡前摒除一切喜怒忧思,烦恼杂念,放松精神,做到怡淡虚静,内心安宁,静静地躺着,使大脑处于轻松状态,合上双眼,自然就会酣然入睡。事实上,心不睡的人是无法安眠的。要想心睡,先要心静。达到心静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静坐。

    “静坐”是针对失眠者的脑神经“开关”不能在短时间内关上,即不能很快入睡的特点,所采用的一种过度方法。失眠者利用“静坐”达到“入境”状态,头脑中不要想任何事。这种状态能使脑神经各种开关分期、分批地关上,而且关上的神经开关短时间内不会打开。达到这种入静状态一般需要30—45分钟,这段时间又称为“亚睡眠状态”。

    进入亚睡眠状态,睡意自然就产生了,而且睡意很浓,还伴随着呵欠不断、睁不开眼等现象。这时马上躺到床上去,不消几分钟,就会睡着了。

    “先睡心,后睡眼”的“心”指的是大脑,如果你的脑神经细胞不能进入睡眠状态,尽管你的眼闭得严严的,还是睡不着。“静坐”的作用在于帮助你的脑细胞进入睡前准备阶段,达到“入静”状态,然后入睡。

    希望这一招对众多失眠者有所帮助,让你们的睡眠尽早达到正常良好的状态。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很多人吃面只吃面,而把汤倒掉,这是不对的。倒不是舍不得那一碗清面汤,而是面汤里含有大量的营养。健康谚语说,“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充分说明了面汤的价值。

    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在酸性环境中,维生素B1是比较稳定的,但加碱做面时,这种稳定性受到了破坏。煮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会流失到面汤中,一般可损失49%的维生素B1、57%的维生素B2和22%的维生素B3。煮饺子时,高温也会使大量的营养素流失。

    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别名为抗神经炎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在能量代谢中起辅酶作用;能提供神经组织所需要的能量,防止神经组织萎缩和退化,预防和治疗脚气病;还能维持正常的食欲,保持肌肉的弹性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在体内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还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机能有关。此外,它还是脂肪转化为能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多用于治疗口角溃疡、唇炎、结膜炎、阴囊炎及脂溢性皮炎等疾病。

    维生素B3又叫尼克酸、烟酰胺、烟酸。它能溶于水,在人体中可利用色胺酸合成,是合成性激素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轻胃肠障碍等。

    可见,面粉中大量流失到汤里的维生素B1、B2、B3对人体非常重要,在吃完面条和饺子之后应该把面汤喝下去,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面食中营养的损失。所谓“原汤化原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可是怎样补充盐分,这是有讲究的。健康谚语说得好:“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出汗较多,体内部分钠离子、钾离子丢失,出现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状,这就要补充钠和钾。一般的方法就是多饮用淡盐水和含钾较高的食品或者饮料。可是,不少人都是在出汗之后,有的甚至出现疲乏无力、口干、眩晕、肌肉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时,才想起喝淡盐开水。如此则会加重肾脏负担,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养成主动补钠的好习惯,在大量出汗前或天热时,清晨起床就喝些淡盐开水,就能使出汗后体内纳含量保持平衡,以维护正常的新陈代谢,稳定细胞内外渗透压,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研究发现,早晨饮淡盐水能够被机体迅速吸收,起到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动脉硬化的作用。

    因此,“早喝盐汤如参汤”,也是预防习惯性便秘及养生保健的好办法。如果晚上喝盐汤,就可能出现食盐超过人体的需要,因此就有了“晚喝盐汤如砒霜”的说法。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生姜是一种最常见的佐料,也是一种中药材。《论语·乡党》中就记载了孔子平生“不撤姜食”,可见在2500年前,人们就知道吃生姜对身体有益。

    中医书上说,生姜能益脾开胃,止呕,温经散寒,解头疼、发热,调理痼冷沉寒、霍乱腹痛、吐泻之疾等。在中国,各地流传着关于生姜的健康谚语:“早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一早不吃姜,身体不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

    姜味辛、气微温、气味轻、无毒,四季不缺。生拌煎炒做汤均可放姜,所以说姜是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佐料之一。由于生姜辣味特殊,不少人望而却步,殊不知生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生姜所含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姜所含的姜酚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防治胆囊炎、胆石症;姜还可以调节前列腺机能———在控制前列腺素血液黏稠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医学科学研究还显示,经常食用生姜能够除去“体锈”———老年人的体表尤其是脸部的褐斑,俗称“老年斑”,这是体内自由基作用于各脏器形成类似的体锈,如果自由基过度活跃,可致人早衰。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激发人的灵感。生姜素和挥发油能够稀释血液,血液因而流动更加畅通,给大脑提供更多氧气。因此,生姜能够使人思路开阔,产生创造力。专家指出,从事新闻、艺术、写作的人,应该多吃生姜,这对他们的创作很有帮助。

    虽说生姜对人体有益,但是不可多食,因为生姜辛辣,凡阴虚内热、热病、疮疡、痔疾者忌之。实际上,即使无内热之人,如果过量久食,也会蕴热生病。

    我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理由是:夏天炎热,人们习惯贪凉,喜服寒凉之品,夜间又感受夜寒,易产生暑湿,影响脾胃。因此夏季有些人胃口会下降,少食厌腻。因此,喝一点姜汤,做菜时多加点姜,不仅能够散寒祛暑,还可以治疗因吃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健康谚语“鲜藕止血,熟藕补血”、“包饭用荷叶,清香又解热”、“女子三日不断

    藕,男子三日不断姜”等,都说明藕对人的健康很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荷叶含鞣质、维生素C及荷叶碱。藕节含鞣酸、天门冬酰胺、淀粉、维生素C等。莲子含淀粉、棉子糖、天门、冬素、蜜三糖等,是营养丰富的滋补食品,有助睡眠。所以有句谚语说:“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中医学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身之功,可以收敛浮越之心阳,使人宁静而容易入睡,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无论生吃、熟食,藕都有医疗作用。《本草经书》中说,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主消散淤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治金疮伤折及止热渴、霍乱、烦闷、解酒等;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消食、止泻、生肌,久服令人心欢止怒”。

    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止血,清热止渴,开胃。妇女产后生冷皆忌,只有生藕不忌。民间用鲜藕洗净切片,加白糖拌食,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如将鲜藕压榨取汁,清热生津的功效更强。《温病条辨》中载有治疗急性热病、发热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其中就有鲜藕汁。饮用鲜藕汁对于流鼻血、吐血、痰中带血以及产后出血,均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熟藕性温,有养胃滋阴功效,藕节含有丰富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止血治疗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鲜藕熟食无祛瘀清热功效,有滋阴、补心、益胃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食用熟藕。

    藕生熟都可食用,也可入药,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菜肴和健身补体佳品。尤其是女性,更应“三日不断藕”。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人除了在晚上睡觉外,中午的睡眠也是不可少的。关于睡眠的谚语如“中午一小觉,神仙也不要”、“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等。

    研究发现,上午9点、中午1点和下午5点是人的三个睡眠高峰点。由此可见,除了夜间睡眠外,在白天,还有三个需要睡眠的睡眠高峰点。特别是中午吃完饭之后,特别想睡上一小觉。

    可是,白天的睡眠已经被繁忙的工作、紧张的情绪所代替;或被酒茶之类具有提神、兴奋作用的饮料所消除。只是一到这几个时间点,我们会感到有少许的睡意。这就是人为什么白天也要打几次盹的原因所在。

    上午9点和下午5点的睡眠点很快就会过去,因为那时候人们忙着工作,很容易转移睡眠注意力。可是中午人们会停下工作,休息一下。这时候我们不妨小睡一会儿。事实证明,午睡能使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学习,而且也是夏秋季节预防暑热的积极措施。

    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其它国家不睡午觉的人群低得多。这与午睡能使心脏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午睡在昼长夜短的夏天尤其重要。夏天天气炎热,即使到了晚上,气温仍然很高,难以入睡,要等到下半夜气温稍稍降低之后才能睡着。而第二天四五点钟天已大亮,气温又逐渐升高,又睡不着了。从而导致睡眠不足。

    在人的第二个睡眠点,即下午1点左右,这时候肝脏需要休息,大脑反应迟钝,人会感到疲劳。所以许多人一到中午就昏昏沉沉、毫无精神。如果这时候睡上一小觉,让大脑和身体其它器官都休息一下,补充一下午消耗的能量,对提高下午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同时,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下午2点左右,如果这时工作过于劳累,容易中暑。特别是那些在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农民、野外作业者,应该避开这段最热的一个小时,稍事休息,这对工作和身体都是有利的。

    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在中午睡一觉,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午的工作。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毫无疑问,喝茶有许多好处,可是如果喝茶的时间和方法不对,不仅不会促进健康,还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些老年人嗜茶如瘾,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热茶。起床便空腹喝茶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空腹喝茶,腹中无物,茶水直入脘腹,有如“引狼入室”。如果肠道所吸收的咖啡碱过多,会产生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出现心慌、尿频等不良反应。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那么怎样正确喝茶

    呢?这里有几句民间的“歌诀”: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饮茶脾胃伤;过量饮茶人瘦黄,淡茶温饮保健康。下面就对这首“歌诀”加以“解读”。1.不可空腹或饭后饮茶

    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炎。空腹状态,吸收率高,茶叶中某些不良成分就会被大量吸收到血液里,因而引起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这就是人们所谓的“醉茶”。

    有人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这也是不良习惯。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大量单宁酸,如果饭后马上饮茶,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与单宁酸很容易发生凝集。特别是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些凝固物难以消化吸收,势必会减少对蛋白质、铁质的吸收。资料表明,饭后饮茶,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量至少会降低50%,时间久了,不仅降低了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影响器官的多种生理功能,还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易发馊变质,饮了易生病。

    2.不饮隔夜茶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隔夜茶,毒如蛇。”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正好说明隔夜茶的特点。清代《闲居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

    惊蛰后至九月,凡茶水在几上经宿者不可饮。因守宫(壁虎)之性,见水则淫,每于水内相交,余沥遗入,为性最毒。如误饮时,急觅地浆水解之,或吐或泻,尚可救一二。掘地以冷水拨之,令浊,少顷取饮,谓之地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隔夜茶”,之所以“不可饮”,是因为壁虎在里面放了毒,颇有民间传说的韵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很容易变质,所以不宜引用。

    可是,在医疗上,未变质的隔夜茶隔夜自有妙用。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素,能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口腔炎、舌痈、湿疹、牙龈出血、创口脓疮等,都可以使用隔夜茶治疗。眼睛带血丝或常流泪,每天几次用隔夜茶洗眼,也有较好疗效。清晨刷牙前后或吃饭之后,用隔夜茶漱一下口,顿感口气清新,并有固齿作用。

    3.不宜饮浓茶

    其一:浓茶咖啡碱含量很高,对大脑中枢神经刺激较大。因此,喝了浓茶神经活动活跃,尤其在睡前喝浓茶,会影响睡眠,甚至造成失眠。

    其二:浓茶中含过多的鞣酸,鞣酸能与人体中的维生素B反应,引起维生素B缺乏症。鞣酸还会使胃黏膜收缩,蛋白质凝集、沉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

    其三:浓茶还会减弱肠胃对铁质的吸收,时间久了会引起贫血。

    其四:浓茶中的茶多酚对乳汁有收敛作用,因此浓茶还会导致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减少。

    其五:饮浓茶会使血压升高,这与咖啡碱活性物质有关。有些人饮茶后感到头晕、头痛,这可能就是血压升高引起的。

    此外,病后需静养及甲亢、结核病人;活动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习惯性便秘者;贫血患者均不宜喝茶。(摘自《健康百谚》,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转帖)浙江安徽各确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转自:http://news.qq.com/a/20060225/001152.htm)

浙江安徽各确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http://news.QQ.com   2006年02月25日22:1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5日电 卫生部今天通报,浙江省、安徽省分别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一,有某,女,9岁,学生,浙江省安吉县人。2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经调查,患者发病前两次到过外地亲戚家(安徽省广德县),其亲戚家在此期间曾出现病死鸡现象,患者的感染来源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均为阳性。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救治。

患者二,王某某,女,26岁,农民,安徽省颍上县人。患者2月1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经调查,患者发病前有病死禽接触史。农业部门从当地病死鸡病料中分离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均为阳性。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救治。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判定两名患者均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两名患者发病后,浙江、安徽两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两名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转帖)人类如何赢得与禽流感的赛跑

转自: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885040617914368/20060219/749311.shtml

  我是在四川日报2006年2月20日第4版上看的这篇文章,四川日报的题目为:《人类能否躲过这一劫》,看到目前的控制措施主要就是“干净彻底的宰杀所有病禽”,实际上是所有怀疑对象统统杀光。我不禁怀疑:杀光所有怀疑对象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我看关键还是尽快研制出疫苗,把控制H5N1的主要途径放在宰杀上是否是南辕北辙呢?搞不懂。

                

                       正文

×××××××××××××××××××××××××××××××××××××××××××××××

凤凰网 > 资讯中心 > 时评 > 正文 

人类如何赢得与禽流感的赛跑  

2006年02月19日 10:50

 

字体:大 中 小

新华网布鲁塞尔2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卢苏燕 连日来,欧洲境内数个国家相继拉响禽流感警报。继法国宣布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之后,欧洲“确诊感染”禽流感的国家已经有法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

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国家。欧洲人对禽流感的看法已从昔日的“事不关己”变成今天的“谈鸟色变”。禽流感对人类的威胁究竟有多大?人类能否躲过这一劫?

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打击,比利时烈日大学鸟类医学专家迪迪埃·马利耶说。从发现之日起,H5N1型禽流感病毒就在不断变异。只要该病毒发生变异,就有可能突破人际之间的防线,导致病毒在人际之间迅速传播。由于人类尚不具备抵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遭受感染的人将会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人们今天的“谈鸟色变”确有实据,但威胁存在并不等于“束手无策”,更不等于“坐以待毙”。比利时国家健康科学研究所专家勒内·斯纳肯对新华社记者说,世界各地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这一事实表明,人类至今没有控制住禽流感,全世界对抗禽流感的措施还不得力,但目前仍然是人类与禽流感病毒的一场赛跑,赢得时间,就能取得胜利。

这位专家不无忧虑地说,人类至今还无法控制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和突变,也不知道这种重组和突变需要什么条件和多长时间,因此目前阻止这一病毒传播和变异的唯一办法是消灭病原体,即只要发现疫情就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干净彻底地就地宰杀

病禽,减少病毒出现突变的机会,为研制疫苗赢得时间。然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宰杀家禽将给当地人带来食品紧缺和生计无着等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援助,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将很难在这些贫穷地区被贯彻执行。

这位专家说,春季将至,许多候鸟将从非洲返回欧洲大陆,这对欧洲将是一个严峻考验。密切跟踪疫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异常重要。谈及欧盟不久前通过实施的屠宰所有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以及在发现疫情3公里以内的“高危保护区”禁止户外饲养等措施,这位专家认为非常必要。他提醒说,在宰杀病禽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的卫生保护措施,避免人体直接接触病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禽流感病毒还在蔓延,病毒随时可能发生变异。正如比利时专家所说,目前人类应该抓紧疫苗研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除保证本国储存足够的抗病毒药品外,还要向经济困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这是关系到整个人类健康的严峻挑战。“自扫门前雪”的后果很有可能是大雪压顶,房倒屋塌。然而,只要措施得力,贯彻坚决,人类能够赢得与病毒的这场赛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