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文化实验室正式运行,下一步做什么?

从决定弄个开源文化实验室玩玩的2009年9月29日开始,到今天的12月23日,弄了近三个月时间,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是误入岐途还是勇于探索?),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总算把原来想像中的开源文化实验室的框架基本搭起了。开源文化实验室也可以算是正式运行了。

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启动开源文化实验室的功能,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得仔细想想下一步做什么?

开源文化研究博客是个有感才发的地方,不可能集中一段时间重点做这个事情,所以这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事情;

开源社区是承载开源文化实验室各个模块的参与的朋友的互动和协作的具体场所,是一个长期维护的公共场所,也不可能集中成一段时间完成它的任务;

开源网店开源公司试图在开源商业经济模式方面作一些协助和探索,但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成熟的开源商业模式并没有成为一个主流。而开源软件,个人认为很多是原商业巨头为实现他们开源之外的战略部署的附带行为,如:Google的Chromium OS操作系统是为了巩固其网络应用优势,Intel的moblin操作系统是为了巩固其嵌入式芯片,Oracle的Linux操作系统也应该是为其数据库业务服务的吧?Microsoft的虚拟化技术开源也是为了为各种版本Linux操作系统在微软的Hyper-V平台上作客(Guest服务( 评微软开源驱动代码 )的等等。所以,个人现在觉得开源的商业模式就像是各商业巨头的业务点缀,一个也许不当的比喻,是“淤泥里的荷花”?真正的做开源技术本身的公司,像Redhat等成功的不多,连Ubuntu的创始人也说桌面版Linux不赚钱。

所以,连那些大的开源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而个人和小公司想靠开源赚钱,想像无数的小店面靠Wintel技术谋生,我觉得很难。这需要大家的探索,也需要汗水(甚至泪水)和时间来积累的。我想,付出自然有收获,也许靠开源赚钱,暴利没有,养家糊口的钱可能还是应该挣得来的吧?

最后就剩下了“开源公益”了。Linux、开源系统有许多宝贵的资源被大家视而不见,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面对价格不菲的商业软件和周围的大环境,我们往往麻醉于盗版软件。个人感觉开源应该有所作为的。而开源文化里的“公益文化”内涵应该是比较重的,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在开源公益方面给以重点关注?实验“开源文化”里面的“公益文化”(做开源义工,体验助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