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文章欣赏: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

 

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

 

  ??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

 

 

摘  要该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问题,从生态观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性学习模型。把学习环境分为两大侧面:学习社群和信息资源。技术作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的中介工具,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学习监控工具,媒体,信息处理工具和社群互动工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种信息技术在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中的整合应用。

关键词:整合性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生态系统,分布性认知,学习环境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计算机教育的先行者曾乐观地预言,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彻底改变学校教育。时至今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有了长足发展,它在支持学习和教学方面的潜在优势也越来越大。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校中的课程和教学至今还没有因为使用技术而产生根本的变革。信息技术为什么未能发挥其教育潜能呢?其原因十分复杂,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信息技术未能整合(integration)于教学之中,即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教学中,技术与教学两张皮。因此,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唯一选择和唯一出路[[i]]。本文拟围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问题,对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做分析和讨论。

 

一、信息技术的角色:从媒体观到生态观

人们以往更多把信息技术视作一种教学媒体,而为了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在教学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

(一)技术的媒体观

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诞生以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早期,人们更多把计算机看作是一种新的高级的教学机器,一种更具交互性的高级教学媒体,主要完成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功能。作为其具体表现,出现了各种类型的CAI课件,如辅导型(tutorial)、操练练习型(drill-and-practice)、模拟型和游戏型等。Taylor曾把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概括为3T模式:[[ii]](1)作为导师(Tutor),即计算机扮演导师的角色,通过计算机教学程序与学习者的交互来实施教学。(2)作为工具(Tool),学生和教师可以灵活的把计算机用作各种工具,来帮助完成各种具体任务。(3)作为学员(Tutee),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来教计算机做某项工作,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自己也学习到了相关的新知识。此后,计算机的应用模式又不断扩展,比如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作为学习伙伴、作为学习助手等。但总体而言,以往的主导观点是把技术看作是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媒体,看作是教授学生的工具[[iii]]。教育传播领域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把内容传播给学生就可以达成有效的学习。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制作者(包括教学设计者、学科专家、媒体制作者、媒体管理者等)首先以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因果分析,而后以视觉或符号的方式对各种信息或智力技能进行编码,体现在各种技术产品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知到媒体中所编码的内容,间或与技术进行一些交互,即输入某些信息,进而引发技术系统的判断和反馈,而这些判断和反馈信息都是预先封装好的。技术作为信息的载体,向学习者呈现那些要求他们学习的信息,完成“教”的任务。

(二)对媒体观的根本性挑战

1.建构主义的挑战

传统上关于技术的媒体观是与客观主义的认识论相适应的,即把知识看作是可以客观表征和准确传递的实体,知识是外部事物的直接映象,它可以借助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媒介来表征。教师先具有某种知识,他们通过讲授的方式把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传输媒体的角色。而与此相对立的建构主义把知识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建构起来。教学的作用在于给了学生有效的活动机会,学生在活动和互动过程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建构主义认识论之下,教学中的技术不简单是媒体,而应该是全面支持知识建构和智慧发展的工具,我们必须对技术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

2.分布性认知的挑战

原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以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关注于“心”,认为认知存在于头脑之中,是个人头脑中的私有财产。认知过程发生于头脑内部,因此可以抛开情境对认知过程进行研究,以个体作为研究单元。比如,关于记忆的研究关注的是个人如何记忆某块知识内容,如何编码、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如何从这些结构中提取出来。所有这些研究基本不关注认知任务与现实情境的联系,在实验过程中也不允许被试借助外部辅助工具和求助于他人。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是与这种认知观相适应的,技术的作用通过各种媒体形式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知识技能,而这种学习效果可以在标准化的考试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这种传统的认知观近来受到了一些理论的挑战。其一是维果斯基的理论,他认为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互动的内化。另一个与此不无联系的挑战是日益发展的情境性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情境性的,人的认知与其情境性背景、伴随的具体事件以及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而我们不能把存在于头脑中的认知和在现实世界中展开的活动视作相互割裂的实体[[iv]][[v]]。技能和能力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具有去情境性(decontextualized)。Lave强调“实践情境中所生成的实践性知识(knowledge-in-practice)是现实世界中最强有力的智慧所在”(p. 14)[[vi]]。在以上理论的影响下,近年来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界发展起了另一种对教育技术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即分布性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它强调人的认知不是封闭在头脑之内的,而是在人与其环境(包括物理的和社会的要素)构成的整个系统中完成的,人往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线索、文化工具(如计算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vii]]。Pea区分了分布性认知的两个维度:社会(social)维度和物质(material)维度。社会维度是指在一个人完成某种认知活动的过程中,社会中的他人(如教师、同伴等)可能会作为认知资源起到辅助作用。物质维度是指人在认知活动中要利用各种心智性的和物理性的工具制品(比如计算机、计时器、时区转换器等),其中蕴涵了某种认知成分[[viii]]。工具是认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可以对认知活动起到指引、增强和组织作用,可以帮助节省心理资源,减少错误。社会维度和物质维度是认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外在于认知活动的,它们的变化会改变整个认知任务的性质和结构。人在认知活动中会利用这些社会性的和物质性的要素,同时又会按照认知活动的需要调整和构造自己的环境,创造新的工具,从而将自己的智慧分布在环境之中。因此,认知不是封闭在头脑中进行的,而是分布于情境之中的。

从分布性认知的视角来看,技术不简单是传递知识的媒体,它本身是分布性认知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持认知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可以更好地实现认知活动的社会性延伸和物质性延伸,促进学习者与导师、同伴、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同时以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学习者的“外部记忆库”)和有力的认知工具支持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学习者和技术之间形成了新型的认知伙伴关系[[ix]]。

3.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

另外,信息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也大大超越了“媒体”的范围,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泛在计算,等等,所有这些新信息技术都可以在教育中发挥多种功能,而不简单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

(三)生态观

 面对上述挑战,我们急需对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进行重新思考。近年来,一些学者借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技术的作用,认为技术的作用是帮助培植和维护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一个生态系统总是开放的,其中生活着多样性的物种,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破坏。网络等新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建立新型的学习生态系统(learning ecology 或learning ecosystem)[[x]][[xi]]。学习生态系统是指由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及其物理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自成一体的实体。学习者生活在这样的生态圈之中,他们彼此之间、他们与教师、研究者以及其他成员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活动的工具更多转变为支撑互动关系的工具,帮助汇聚群体的智慧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分布性的“大脑”。Jonassen(1994)从生态观出发提出,技术不简单是教学媒体,更重要的是吸引和促进学生投入于认知加工活动的认知工具。这样看来,不应完全由媒体专家把教学信息封装到教学媒体之中以便传递给学生,而是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作为设计者,用技术作为工具来分析世界,获取信息,解释和组织自己的知识,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知识。近年来,国内的祝智庭等学者也开始用生态观来解释技术的角色。技术的作用是帮助培植和发展新型的学习生态圈,形成丰富、有力的物质性的学习环境,并扩展和改善人际社会互动,这是对技术的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帮助培植和维护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这实际上也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深层含义,即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习生态系统之中,培植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丰富、有力的物质性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工具等),包含有效的社会和文化互动,使学习者可以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中有效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和谐地发展。那信息技术在这种学习生态系统中具体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Barnard & Sandberg曾在1993年的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研讨会(ICCE 1993)上提出了一个信息技术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模式(转引自[11]),将信息技术的作用概括为三大侧面:(1)内容(Content):包括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和学生数据库等。(2)社群(Community):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师、同伴、父母和志愿参与者等进行沟通互动。(3)信息处理(Computation):包括信息技术作为处理信息的设备仪器、认知工具和教育代理工具等。学习者处于中心位置,与上述环境要素进行相互作用。我们认为,为了从生态观的角度来说明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至少应该说明两个问题:(1)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成及其功能;(2)学习者在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中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方式。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整合性学习模型(图1)(图略)。

上述模型描述了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学习者/学习者社群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地位,他们所面对的是他们所学习和生活于其中的学习生态环境。最外层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由此向里是学习者所面对的学习环境,按照分布性认知的观点,它主要由两个侧面:学习者所要与之沟通交往的学习社群和学习者所要与之交互的信息资源。再向里是技术中介层,这是学习环境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形态的演进,技术中介层的意义日益突出。技术主要发挥四种功能(2M2C):作为学习监控工具(Learning Management Tools),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活动进行规划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作为媒体(Media)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作为信息处理工具(Computation Tools),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产品;作为社群互动工具(Community Tools),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往互动。再向里一层是学习者可能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人们提出了各种学习和教学模式,而每种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分歧主要体现为两个核心维度:(1)外部输入-内部生成;(2)个体-社会[[xii]]。与此相应,学习活动模式中也存在两个基本维度(连续体):接受学习-探究学习,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取其广义,包括了通过互动合作进行的各种学习,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学习、交互性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等)。如图1所示,这两个维度的组合又可以出现四种典型的学习模式:个别接受学习、个别探究学习、合作接受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每种模式都有其核心目的和有效条件。当前的教学模式大都是这些活动类型的具体变化组合。我们始终认为,这两个维度的两端不应该完全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而应该在教学中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应该辩证地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个别化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限制等因素综合利用这些学习模式,实现学习模式的最佳整合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按照以上模型,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可以利用技术工具中介来更有效地与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社群进行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可以享用和受益于外部的信息资源和社会性资源,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成果作品发布出去,将自己的见解、思想表达出去,从而贡献于外部的信息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每个人既在分享外界的知识,同时又共享自己的知识,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又是资源的设计者、知识的“生产者”。为了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在课程和教学之中,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基于学习活动的设计来考虑学习环境的设计,考虑应该以何种方式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和信息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以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环境的构成与技术的作用

(一)学习环境的构成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周遭因素及其组合,它包括学习者可能要利用的内容资源、技术工具,包括可能会发生交往关系的人,如教师、同学等,也包括作为学习活动的一般背景的物理情境和社会心理情境。技术工具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要素,但鉴于技术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我们在整合性学习模型中将技术中介作为单独一层来考虑。如前文所述,分布性认知包括两个维度:社会维度和物质维度。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将学习环境分为两个主要侧面:(1)信息资源:学习的主题内容及其它相关信息资源和情境刺激是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主题任务、具体内容、相关资源和情境线索。学习者与内容资源的交互构成了学习过程的重要侧面。(2)学习社群: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侧面,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社群” (learning community)或称为“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支持服务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学习社群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与面对面的同学或远程同伴的互动实现协作性知识建构;可以与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家长、学科专家、志愿参与者和其他人士进行沟通互动,获得认知的、学术的和社会性的支持帮助[[xiii]]。一个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学习环境是更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微观层次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的联系。

(二)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工具中介可以全面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社群的互动,主要可以发挥以下四种功能(“2M2C”):

1.对学习的管理监控(Management)

技术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支持对学习活动的监控。它可以支持对学习活动的规划设计,搜集和保留关于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信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测评、反馈和建议,并在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控制。在传统学习环境中,学习监控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人工完成的,而且主要是外部监控。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基于计算机的各种工具可以为学习的监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包括学习管理系统、电子学档(e-learning portfolio)、计算机辅助测验、适应性学习系统,等等,而且新型的计算机化的学习环境更多强调通过提供关于学习状况的信息和学习建议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计划、自我监视和自我调节。

2. 作为媒体(Media)提供内容资源

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可以承载和传输各种内容资源,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内容资源的具体形式包括课件、教学资源库、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材、电子书刊、学生自建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科技馆,等等。这些内容资源既包括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课件,也包括各种开放的素材资源;既包括校本资源和本地性资源,也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性资源;既包括了专门为教育目的设计开发的资源,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并非专门为教育目的而开发的但可以用于教育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以及大众传媒等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育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资源和更便捷的服务。

3. 提供信息处理工具(Computation tools)

学习过程中包含非常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处理工具,诸如计算工具、写作工具、绘画工具等。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完成信息加工任务的,随着这种高级的信息加工工具的发展,它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实现灵活开放的、随时随地的信息处理活动。因此,在信息时代,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加工信息,比如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实验,其它仪器设备,用于处理文字、数据或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软件,多媒体与网页著作工具,模拟、建模与知识可视化工具,各种面向特定认知任务的认知工具(如概念图工具等),以及帮助学习者完成各种具体任务的智能教育代理,等等。

4.作为社群互动工具(Community tools)

网络等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人类沟通交流的有力工具,而人际交往与互动则在教育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计算机媒介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简称CMC)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人际互动,扩展参与沟通的成员的范围,扩展理解与思想的广度,促进学生与同伴、教师、专家等人士的跨越时空的沟通交流。CMC既可以支持同步交互(如网上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让学生能够与身处远方的学生、教师和专家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支持异步交互(如email, BBS等)。研究表明,在异步交互中,学生可以在发出自己的发言之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完善,因而有利于实现更为深入的讨论、研讨。[[xiv]] 而且,利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工具(如共享白板、MOO/MUD等),还可以实现学生的网上远程协作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工作。网络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智慧的联网,它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可以实现更便捷、更广阔、更灵活开放的人际沟通互动。

以上概括了信息技术的四种重要作用。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排斥以往使用的手段工具,相反,信息技术需要与传统的手段结合起来,以便更经济高效地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信息技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整合

前文按照接受-探究、个别-合作两个维度对学习活动的模式做了分析。为了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在课程和教学之中,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基于学习活动的需要来设计学习环境,考虑以何种方式使用何种信息技术来支持和促进这种学习活动。

(一)以信息技术促进接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以学生对现成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巩固熟练和迁移应用为主线,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学习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为了促进有效的接受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发学生的注意;引入新知识;进行新知识的传递和内化;通过练习应用进行巩固熟练;进行测评和补救。信息技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促进新信息的传递和内化: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呈现、现象演示,让学生接触通过传统手段无法接触到的信息;借助辅导型CAI课件学习新内容;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扩展性学习,进一步拓展视野,增强融会贯通能力。(2)促进知识的巩固熟练和深化迁移:通过操练练习型和游戏型CAI课件,可以有效地进行练习和应用活动,并得到及时的反馈;通过问题解决型课件可以应用知识解决高水平的问题。(3)辅助教学测评:通过题库和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进行测验考试,获得评价结果和学习建议;也可以通过数据库软件来有效地管理学习成绩。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接受性学习时,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采取各种途径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避免因为使用技术而进一步凸现了“灌输”的弊端,从“人灌”变为“电灌”。

(二)以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建构可以灵活迁移的知识技能,同时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对探究和发现的内在兴趣。信息技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信息处理工具、提供内容资源和学习监控工具,具体主要表现为:(1)呈现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通过视频、动画或模拟等呈现情境性的问题。(2)搜集资料、获取数据: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百科全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参观等可以获得丰富的相关资源。借助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模拟和建模软件、微型世界软件等可以通过操纵获得数据、发现规律。(3)处理分析资料:可以将信息技术用作解决问题的工具,利用数据库、电子表格和统计软件等对通过调查、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文字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加工,等等。(4)总结和呈现结果:可以用文字处理软件来撰写报告;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发言提纲;而且可以让学习者作为设计者用多媒体和网页著作工具来制作和发布电子作品,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5)评价反思:除了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工具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成的电子学档对探究过程进行追踪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教师要围绕着希望学生获得的概念、原理精心地设计“问题”,以免偏离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工具支持,以免白白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发现过程中可以做策略性的启发和提示,但不应把关键部分“告诉”学生,以免偏离探究的本意。

(三)以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学习活动形式。合作学习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基于互联网进行。信息技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功能集中表现为社群互动工具和学习监控工具。具体可以:(1)支持协同工作:比如协同实验、协同写作等。(2)提供强大的交流工具:学生可以将自己对研讨问题的思考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条理;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讨论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利用脑激励法(brainstorming,又称“头脑风暴”),促进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利用网络促进广泛便捷的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3)学习评价:在合作和讨论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记录可以构成电子学档,对小组及其成员的活动表现进行追踪评价。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说明学习者的具体责任,说明整个活动的大致时间表,要及时通过网络与参与者保持联系,通知大家最新进展情况,创造一种集体气氛。

(四)以信息技术促进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是指适应学习者各自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活动来进行学习,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步调、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个别化一直被看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当前,信息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整合以及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发展给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按照个别化学习环境的开放程度,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两类:(1)基于结构化程序的个别化学习:这是指将某类学习任务、学习程序和相应的指导反馈信息嵌入到预先设计的教学软件中,让学习者通过与这种教学软件的交互来个别化地完成某种学习任务。信息技术在这种个别化学习中提供的是结构化的学习程序,这具体包括:利用辅导型课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利用操练练习课件进行知识技能的巩固熟练;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进行自测;利用集成性学习系统(ILS)、智能辅导系统(ITS)等进行系统的个别化学习,等等。(2)基于资源的个别化学习:教师首先给学生明确一个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在可利用的资源中进行调研,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解决问题。在基于资源的个别化学习中,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主要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内容丰富的资源库;提供支架和引导;提供信息搜索工具;信息处理分析工具;提供信息整合工具;提供创作工具;提供信息发布工具;提供个别化评价工具。

 

综上所述,本文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背景,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当前,教学研究与实践已经发展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学习与教学理论日益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模式日益多元化,教学中的技术工具日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体现了教学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深入,因此,无论哪一种方法和模式都不能解决教学改革中的一切问题。这在教学实践层面上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异彩纷呈的理论、模式与技术面前,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必须辩证地统一各种矛盾的不同方面,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教师面临一个最突出的任务:整合,有机地整合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资源工具,创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

* 作者简介: 陈琦,1935年5月生,女,汉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电话62208339, Email: chenqi@bnu.edu.cn

张建伟,1973年1月生,男,汉族,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与E-Learning,电话62782405,62771006, email: zhangjw@tsinghua.edu.cn

 

--------------------------------------------------------------------------------

参考文献

 

[i] 陈琦. 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4): 63-69.

[ii] Taylor, R.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0.

[iii] Jonassen, D. H. Technology as Cognitive Tools: Learners as Designers[A]. IT Forum Paper #1. Available online: http://itech1.coe.uga.edu/itforum/paper1/paper1.html. 1994.

[iv]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 Vol.18, No.1: 32-42.

[v] Greeno, J. G. Perspectives on think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Vol.44: 134-141.

[vi] Lave, J. Cognition in practi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vii] Karasavvidis, I..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2002, Vol.13, No.1/2: 11-29.

[viii] Pea, R. D. Practices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 for education.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7-87.

[ix] Perkins, D. N. Smart schools: From training memories to educating mind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2.

[x] Brown,J. Leveraging the Web for creating learning ecologies[Z]. Keynot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CCE 1998), Beijing, 1998.

[xi] 陈德怀,胡志伟,曾志朗. 网络学习模式的四个空间.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2000)主题报告[Z],新加坡, 2000。

[xii]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1998, (1): 61-68。

[xiii]张建伟. 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 中国远程教育, 2000, 增刊:52-54。

[xiv] Owston, R. D. The World Wide Web: A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7, Vol. 27, (1):27-33.

 

 

 

A Model of Integrated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Era

Chen Qi, Zhang Jianwei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d an integrated learning model to interpret how to create a powerful new learning ecology b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is model,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were conceptualised as 2M2C: learning Management tool, Media, Computation tool, and Community tool. Aided by technologies, learners can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a learning ecology more effectively.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uch learning activities as reception learning, inquiry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was discussed in detail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model.

Keyword: integrated 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ecology, distributed cogni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陈琦 张建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