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放假从乡下回来后,因为在乡下皮肤过敏,在家里呆了一天,然后接连这3天,她都不大愿意去幼儿园了。早上送她去幼儿园都哭哭啼啼的。
到幼儿园问了老师孩子这两天有没有什么异常现象,老师说没有。还说,孩子有时在某段时间就都会这样的。
今天早上送到幼儿园还没哭,也许老师说的是真的。
年份:2006年
先搞懂什么是MVC再说(转帖一篇)
尽管我现在没有能力去搞一个自己的MVC,但MVC是什么总要知道吧?在网上找到一篇很经典的定义文章。转在这里:
**************************************************************************************************
什么是MVC(收藏)(转自:http://blog.waynedeng.com/article.asp?id=496)
作者:wayne_deng 日期:2005-01-3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是Xerox PARC在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被推荐为Sun公司J2EE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是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
MVC如何工作
MVC是一个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视图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 Macromedia Flash和象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
如何处理应用程序的界面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MVC一个大的好处是它能为你的应用程序处理很多不同的视图。在视图中其实没有真正的处理发生,不管这些数据是联机存储的还是一个雇员列表,作为视图来讲,它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允许用户操纵的方式。
模型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象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用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
现在我们总结MVC的处理过程,首先控制器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模型来进行处理,然后模型用业务逻辑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最后控制器用相应的视图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数据,并通过表示层呈现给用户。
为什么要使用 MVC
大部分Web应用程序都是用像ASP,PHP,或者CFML这样的过程化语言来创建的。它们将像数据库查询语句这样的数据层代码和像HTML这样的表示层代码混在一起。经验比较丰富的开发者会将数据从表示层分离开来,但这通常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它需要精心的计划和不断的尝试。MVC从根本上强制性的将它们分开。尽管构造MVC应用程序需要一些额外的工作,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无庸质疑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多个视图能共享一个模型,正如我所提及的,现在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访问你的应用程序。对此,其中一个解决之道是使用MVC,无论你的用户想要Flash界面或是 WAP 界面;用一个模型就能处理它们。由于你已经将数据和业务规则从表示层分开,所以你可以最大化的重用你的代码了。
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没有进行格式化,所以同样的构件能被不同界面使用。例如,很多数据可能用HTML来表示,但是它们也有可能要用 Macromedia Flash和WAP来表示。模型也有状态管理和数据持久性处理的功能,例如,基于会话的购物车和电子商务过程也能被Flash网站或者无线联网的应用程序所重用。
因为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你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如果你想把你的数据库从MySQL移植到Oracle,或者改变你的基于RDBMS数据源到LDAP,只需改变你的模型即可。一旦你正确的实现了模型,不管你的数据来自数据库或是LDAP服务器,视图将会正确的显示它们。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是相互对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所以依据这种设计思想你能构造良好的松偶合的构件。
对我来说,控制器的也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MVC的缺点
MVC的缺点是由于它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完全理解MVC并不是很容易。使用MVC需要精心的计划,由于它的内部原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思考。
你将不得不花费相当可观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将MVC运用到你的应用程序,同时由于模型和视图要严格的分离,这样也给调试应用程序到来了一定的困难。每个构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彻底的测试。一旦你的构件经过了测试,你就可以毫无顾忌的重用它们了。
根据我个人经验,由于我们将一个应用程序分成了三个部件,所以使用MVC同时也意味着你将要管理比以前更多的文件,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好像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请记住这比起它所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不值一提。
MVC并不适合小型甚至中等规模的应用程序,花费大量时间将MVC应用到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应用程序通常会得不偿失。
MVC是一条创建软件的好途径
MVC 设计模式是一个很好创建软件的途径,它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像内容和显示互相分离可能比较好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隔离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构件,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你的应用程序,尤其是应用程序的构架方面。如果你肯接受MVC,并且有能力应付它所带来的额外的工作和复杂性,MVC将会使你的软件在健壮性,代码重用和结构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ps: 我原以为MVC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其实就是Modal View Controler,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一点就已足够。
文章来自: [转贴]
引用通告地址: http://blog.waynedeng.com/trackback.asp?tbID=496
同意这个说法;先把基础砸扎实;
参见JSP基础
http://www.bc-cn.net/Article/web/jsp/jc/200410/158.html
建立自己的MVC,有兴趣吗?
新建立一套自己的MVC程序;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入jstl等技术
为学习日记开源软件归个类吧
有不少朋友第一印象看了这个站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这里给学习日记开源软件(及“JAVA学习日记”网站使用的这个软件)归个类吧。
与此类软件相关的文章:http://www.blogcn.com/user14/davidczg/blog/22723065.html
相关的本站日记:
The ideas we can refer:www.43things.com (0篇)
learn from www.43things.com (0篇)
一个非常成功使用目标分享的语言学习网站http://bulo.hjengl (0篇)
相关的网站:
爱米网
43things
http://bulo.hjenglish.com/goal.htm
下面是那篇文章的全文转载:http://www.blogcn.com/user14/davidczg/blog/22723065.html
**************************************************************************************
43 Things-分享目标的社会性软件
【摘要】社会性软件自诞生之日起就倍受人们瞩目,近年来随着BBS,Blog,Wiki的流行,社会性软件再度掀起一阵热潮。43 Things是2005年 1月1日正式发布的,所以人们对它还不了解,本文主要从43 Things概述、43 Things功能简介、43 Things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43 Things的不足、43 Things的汉化问题五个方面介绍43 Things,期望人们对43 Things有全面初步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尝试。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43 Things、分众分类
1. 前言
目前关于社会性软件还没有公认的学术上的定义,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定义,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三点:
1) 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网络化的工具;
2) 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个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中链接和强链接;
3) 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软件的种类有很多,Email、即时交流软件、BBS、Blog等。当Email、BBS、Blog、wiki等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时,43things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43 Things,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43 Things:
2. 43 Things概述
43 Things是由Robot Co-op团队,基于Ruby语言开发的网站,是目前较流行的社会性软件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与众人分享自己的目标。
大家可能对43这个数字感兴趣,为什么是43而不是其他数字,正如网站的开发人员介绍: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名字,我们认为43件事情对于一个足够忙的人来说是最合适的数字了,为什么不是更多的事情呢?那太多了。为什么不少一些呢?当然你可以不写满43件事情,但是我们还是把它命名为43 Things。
43 Things也是在距2005年元旦43天的时候对外开放的(正式发布日期是2005年1月1日),自发布之日以来的6个月中,它目前已经吸引了3097个城市中的26983个人在做105557件事情(最新数字请关注43 Things首页)。
43 Things的界面非常简洁,明快,导航非常清楚,下面以其中一用户davidczg为例展示一下43 Things的界面,如图1:
图1 43 Things用户界面
3. 43 Things功能简介
3.1.添加目标(Add a goal)
在43 Things上注册成功之后,用户就可以添加自己的目标了,在添加目标之前,用户可以先查看他人的目标,有助于激发自己的灵感,然后再写下自己的目标。
3.2.添加进度(Add a entry)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添加进度这个功能可以使用户方便地记录感想。这样不仅给正在做类似事情的其他人一些启发,也可以在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给正在做同样事情的朋友一些帮助和建议。
3.3.添加评论(Add a comment)
在查看他人的目标列表时,如果对他人的目标感兴趣,或是提出一些不同建议,均可通过添加评论的功能来实现。
3.4.邀请朋友(Invite people)
对于有些目标,一个人实现起来总会感到力量单薄,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团体的力量,43 Things也为用户考虑到了这个需要,所以有邀请朋友这个功能,该功能可以方便用户把朋友加入到所做的目标当中。
3.5.赞扬别人(Give cheers)
一个好的目标可以激发更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在43 Things当中,当用户发觉哪个目标比较好,就可以给这个人的目标一个赞扬,每天赞扬的个数是根据用户的使用频度来生成的。
43 Things的主要功能已经大致列出,还有更多的功能需要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不断发现。
4. 43 Things在网上学习中的应用
对于同一种工具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不同的使用方法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认知、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体验。
4.1.让43 Things与Blog同步
43 Things具有和Blog绑定的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在43 Things上添加进度的同时,在其绑定的Blog上也可以看到相关的进度内容。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目前的焦点问题,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2.利于资源的分类、汇总
在介绍这个应用之前,需要提到分众分类(Folksonomy),分众分类使得传统分类法摆脱了固化的现象,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的结合起来,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为群体用户和信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桥梁。
分众分类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条件限制。所以这种以自定义标签形式的分众分类在时下流行的社会性软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URL::http://del.icio.us ,::URL::http://www.flickr.com , ::URL::http://www.technorati.com 等等。
我们可以将分众分类通俗地理解为标签(Tags),但其实在学术上,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分众分类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除了标签,43 Things还利用进度、城市等多种方式对目标进行分类、汇总,同时把::URL::http://del.icio.us , ::URL::http://www.flickr.com 和::URL::http://www.technorati.com 的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方便用户查找相关的资源。
5. 43 Things的不足
What do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life?
26,893 people in 3,097 cities are doing 105,557 things including…
上面的两句话可以在43 Things首页的显著位置找到,43 Things虽然建站时间不长,还不到5个月,难免有它的不足,但是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数字中看到这个网站的魅力,我们也可以从开发者的团队Blog中找到他们奋斗的脚印,是他们的创意造就了43 Things,但更有创意的是他们用来完善 43 Things的方法。在::URL::http://ideas.43things.com站点上,他们提出了:
What ideas do you have for 43 Things?
504 people in 280 cities have 493 ideas for 43 Things including…
该站点的目的就是,让体验43 Things的用户说出对43 Things的期望,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站点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如果::URL::http://www.43things.com [/url]和::URL::http://ideas.43things.com 两个站点可以方便的切换,效果就会好的多。
根据::URL::http://ideas.43things.com 中提出的建议,开发团队所做的改动已经切实地反映在43 Things上了,比如说“提供赞扬用户的列表”、“用RSS跟踪目标的新进度”等都已经实现了。在这样一个不断流动的想法中,43 Things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6. 43 Things的汉化问题
自43 Things发布以来,很多国内的朋友致力于开发中文版的43 Things,目前开发得比较完善的有::URL::http://www.sharethings.com.cn 和::URL::http://www.aimi.cn 两个站点。
其中::URL::http://www.sharethings.com.cn 是利用.net环境开发出来的,并将43 Things的特征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是很好的汉化版本;::URL::http://www.aimi.cn 在43 Things的基础上,取消了43这个数字的限制,而且将43 Things站点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
汉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技术之外的问题,比如语言环境。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微妙差异、用户群体的语言习惯都会影响分众分类在中文环境中的应用,如标签与内容的匹配问题在中英文环境中都会存在,比如说,给Be a better blogger加的标签既可以是blog也可以是blogger。与其类似的问题:在同一个标签里,意义相近的目标(做一个更好的blogger)在43 Things中会出现多种表述:546人选择 “Be a better blogger”这种表述、8人选择“become a better blogger”这种表述等等,在众多的表述中,会出现几种选择表述的不同方法:
一部分人会自己写出表述,在浏览他人目标的时候,一旦发现有更多的人选了另外一种相近的表述,他们就会更换自己的表述。
一部分人会先搜索一下相关的表述,通常人数较多的就是要选择的那个。
也有一部分人,不管别人是怎么表述的,只要符合自己的想法就行,基本不发生与他人的信息交互。
分众分类的初衷,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打破原有的“权威分类”,把分类社会化,让每个人都有分类的权力,而不是进入一个别人设置好的套子里,但是,已经习惯了权威分类的人群,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里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退一步说,即使大家都是严格按照分众分类的精神设置自己的分类,也会出现“同一种分类引发出多种不同的意义”或“同一种意义被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分类”,毕竟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一个词的理解是不同的,有时还会有很大的差异。
7. 小结
43 Things是众多社会性软件中的一种,它用tags把社会性软件的相关资源(Blog,::URL::http://del.icio.us 和::URL::http://www.flickr.com 等)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用简洁的工具提供给用户进行个人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平台,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但是高效、实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个虚拟的团队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进而达到各自的目标。
参考文献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43_Things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software
::URL::http://www.43things.com /about/view/faq
Owen.何谓Folksonomy,
::URL::http://blog.timetide.net/archives/2005/01/15/20050115015808.php.01,15,2005
Owen.Folksonomy 与语言的关系以及中文应用的问题,
::URL::http://blog.timetide.net/archives/2005/02/04/20050204163145.php.02,04,2005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Folksonomy
::URL::http://robotcoop.com
::URL::http://www.43things.com /about/view/learn_more
这是我6月9号写出的文章,可当作43 Things的扫盲篇,如有错误或遗漏,请及时提出。
davidczg 发表于 >2005-7-15 17:14:41 保存该日志到本地[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主页] [问题日志] [收藏到网摘]
本站用户发表的作品,BLOGCN有权在站内免费转载或引用。未经同意,其他站点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本站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擅自复制、链接、非法使用或转载,及任何方式建立镜像站点。
※相关文章※
* 颓废幻觉:那些没有得逞的阴谋 (yy_aqi )
* 让人羞耻的胜利 (law4u )
* 唐山大地震30年祭 (lbintoronto )
* 禅师说禅:洗心革面 (lingyinchanshi )
* 父爱是深沉的 (blueyunduo )
* 纪念抗日战争系列漫画 (demidov )
* 我的私人生活一如其他明星 (gemini8899 )
* 辣少女TT对封面的意见 (xixihetiti )
* 最后再想你一次 (dongdandd )
* 一个西部志愿者的遗情书 (laorongshu )
最新相关评论
访客938636(访客)- 2006-10-9 22:53:21
我们有个类似的创意比他还早,::URL::http://java.learndiary.com
littlebat(访客)- 2006-10-9 22:51:09
我们有类似的创意比他还早,不过没有形成气候。我们还是开源的。JAVA学习日记 ::URL::http://java.learndiary.com
开发社区:::URL::http://develop.learndiary.com
访客222449- 2006-8-10 11:29:00
刚才就是在43things上看到你的,然后就闯进你的blogger,blogcn,呵呵!写的很不错啊,发现你的banner留言和我blog很相似
欢迎访问我的blog
rinco.blogbus.com
非常希望和你交流
MSN:xinghuach@hotmail.com
访客743853- 2006-7-25 21:32:03
访客721039- 2006-7-25 13:26:05
我一定能成功
访客789859- 2006-7-17 20:59:35
:我不想说什么。
我想成功
访客257836- 2006-7-5 8:06:57
访客257836到此一游!
访客344099- 2006-1-15 14:27:14
很好的创意啊,什么时候中国人也有一个好的创意形成并实现?也能被外国人这样来评论介绍一下?
请您 评论/留言
--转载完
尽人事,听天命--挽救学习日记的最后一搏
这两天,请一些朋友和同事看了我的网页,得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要到各大相关论坛、社区去宣传自己,当然不能赤裸裸的广告,要给大家提供本站对人有价值的信息,不然会让人讨厌的,也许还会被社区封帖和封号;
2、美化页面,通过添加恰当的图片和恰当的改变字体、颜色和添加动态因素,让页面生动起来,不要让人看了感到压抑、沉闷。现代生活已经够压抑了,谁还来你这个破地方受罪?
3、对人有用的资源太少了,多增加一些实用软件下载;
4、寻找合适的朋友一起来做,毕竟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我都用心的做了这些后,网站还没有起色,再关闭这个没有用的网站也算为互联网上清扫了一颗小小的灰尘垃圾。
尽人事,听天命--挽救学习日记的最后一搏。
35岁之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年轻人必看(虽然有些空话)
(转自:http://www.javaresearch.org/article/showarticle.jsp?column=46&thread=56513)
35岁之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
【摘要】
第一章:一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 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5至30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 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章: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5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 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 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 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5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 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 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 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4、 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 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 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
(1) 找个地方喝点酒
(2) 找个迪厅跳跳舞
(3) 找帮朋友侃侃山
(4) 积极行动起来
第三章:三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
(1) 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
(2) 可以开家特色店
(3) 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第四章: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5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
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1) 做人要讲义气
(2) 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
35岁以前搞定婚姻生活
3、忠诚的原则:35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第五章:五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各占一半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不应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4、 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第六章:六项要求
1、智慧
(1)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3)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2、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1) 激情感染别人
(2) 三o七法则实现领袖气质
(3) 拍板决断能力
(4) 人格魅力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
25-35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
(1) 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
(2) 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第七章:七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5岁以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
a) 每天淘汰你自己
b) 在商言商
3、太相信的书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4、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第八章: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35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3、交友有原则
4、善于沟通:35岁以前要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才能
第九章:九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成功的大小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养成高效工作的好习惯
(1) 办公室
(2) 生活可以不拘小节,但要把工作做细
(3) 学习聆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广泛爱好的好习惯
5、快速行动的好习惯
第十章:十分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4、如何建立自信
(1) 为自己确立目标
(2) 发挥自己的长处
(3) 做事要有计划
(4) 做事不拖拉
(5) 轻易不要放弃
(6) 学会自我激励
(7)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
第十一章 11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1、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2、不要怀才不遇,而要寻找机遇
3、不要想发横财
4、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5、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6、 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7、 承认错误而非掩饰错误
8、 脚踏实地而非想入非非
9、 野心太大而不是信心十足
10、反复跳槽不可取
11、眼高手低
12、不择手段
第十二章 十二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小不是成功,大不是成功,由小变大才是成功
2、中国社会进入微利时代:巧干+敢干+实干=成功
3、努力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
5、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6、我看打工者
7、祝你早日掘到第一桶金
自建MVC学习
建立自己的MVC,有兴趣吗?
学习java studio creator..创建自己的网站
己经接确java studio creator两三个月了..但还是一筹莫展...好苦脑啊...找不到着手点......
一直想找一个小网站...是用java studio creator开发的..好认识到底怎么开发一个网站.
很多东西不懂..EJB..JSF...XML...知其一二..都不知道到底怎么使用...
真的好想在学习使用java studio creator里把相关知识都撑握...不能撑握也好...一点点...学多少是多少....
我的天啊...怎样才可以撑握啊...
学习日记走入绝境了吗
学习日记的起源是我的初学之作,当然谈不上技术份量,初学者真的看了还有误人子弟之嫌疑。
而且,作为一个JAVA业余爱好者,自己要学成有独特技术见解,并能重新开发学习日记的可能性很难,正如一位长者所说,你一个业余者都能写出来,那别人科班的博士、硕士是做什么的?此话不假呀。
本人很穷,想靠这点业余爱好找点钱补贴家用的目的从来就有。原来是想大家一起交流,可以把技术学好点,或者以开源模式的发展方式和参与者一起挣点钱。但是前者用不着独自来建一个网站,建一个网站并不是技术就能建好的,太多技术之外的东西需要涉及,如果想真的学技术的话,应该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上,专心去学技术;而且,想靠一个人的力量来撑起一个社区性质的网站,现在想来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我的性格也决定了自己不大善于与人合作,喜欢接受任务,独自做事,而不是去组织别人一起来做事。我觉得麻烦。所以,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把学习日记做下去了。还有,我的性格和心理素质也不行,波动太大,受不得措责,碰到一点难事就心事重重,又很容易因为一个头脑发热的想法去埋头做一件事,做完一看效果-又错了。
所以,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日记的现状,我可以在技术上把程序设计作为一项技能深入下去,但是不适合自己去运作一个网站。也没有必要去因为想挣钱而去做一个个人网站,像vbird.org,别人是高层次人才,发表的见解当然不同凡响。由他运作的个人网站当然人气很旺。我最好是去申请一个博客,可以记点日记自己用。而不是自己去建一个网站来写日记。一句话,没必要。
学习日记现在也许真该像我的那位长辈说的那样,放弃;也会像一位朋友预言的那样:迟早关闭。
虽然我为运作这个网站,把本应该陪家人的时间和本应该学技术的时间,甚至本应该做好本职工作的时间都浪费了太多在这上面,但是客观的规律不容违背;不要做那种“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头不回”的人。我已经浪费了几年时间,我不能再去浪费几年时间。
实际上,按那位长辈的建议,我根本就不应该在计算机上下太多的功夫。因为这在工作中用不上,学这个,还不如学打字,每分钟多打几个字,要是以后上不成班了还可以开个打字复印店;学程序做什么?谁用你的小儿科程序?各单位的信息化软件都是上级发放的,那些都是别个大公司做的。
上面的话虽丑,理却端。平时我的计算机知识主要是用来帮朋友、同事解决电脑故障而已。
也许,我7年前决定自考计算机,为自己多学一门技术,以防不时之需的决定根本就是错的?从头就是错的,如果真是这样,7年呀,人生还有几个7年呀?!真是失败的人生呀。。。
学习日记也许要关了,这是很可能的事。也许,关了以后,我会发觉,又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