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孩子开这样的玩笑!

昨天中午,我送孩子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门口,她非要零食吃。孩子这段时间吃零食太多了。在家里才吃了零食,所以我不准备给她买。店主在里面,我没有自己喊。孩子自己喊了几声没反应。我就开玩笑地对她说:“你看,老板不在,买不成。你想吃,自己去拿吧,看拿不拿得到?”

她站在玻璃柜台前面,往里看了又看,看玻璃柜后面。很像跃跃欲试的感觉。我一看,马上意识到我已经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也许还不小。就自己喊了老板给孩子买了零食吃。

这样的玩笑不能够对孩子开。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是没有任何对错是非观念的。你叫她去柜台里直接拿吃的,也许在她的理解就是:大人都叫我拿,这肯定是可以拿的了。如果经常反复这样,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塑造极为不利。

我记得自己读小学1,2年级的时候,自己还算老实吧,跟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一起玩。然后就很自然的一起从一个缝隙钻到大伯屋里偷偷拿了大伯的钓鱼杆,这事还引起了大人之间的误会。在我当时的印象中,根本就不知道这叫作“偷窃”。

所以,我想起,有些大人爱跟小孩子开玩笑,比如,叫孩子去拿别人的东西,去打别人,去骂别人(如不雅的外号),等等。结果,在大人的哈哈大笑中,可能就给小孩的行为习惯甚至道德的培养上留下了阴影。

所以,在孩子面前开玩笑,大人们还需要三思而后行!

孩子终于又生病了

说实话,我对孩子现在的健康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平时她喝冷水,玩水,吃不少东西,都没事。可以说是身体健康程度越来越好。但是,从前天晚上开始,孩子又生病了。这算是好几个月来的又一次生病吧。

前天晚上,孩子半夜醒来,脸通红,嚷着要喝水,还说她做了恶梦。我们安慰了她一下。就没有当一回事。

昨天中午后,我去上班了。孩子突然发起烧来,到医院查了一下,有39度了。儿科医生看了,说是扁桃体发炎,并且已经化脓了。建议输液。我们觉得不要一开始就用这种方法。老师就开了三天的针药和一些吃药。从昨天下午起,孩子就没有去上幼儿园了。

今天早上,孩子嚷着要喝冷水,给她换成热水,不依,又是一阵哭闹,最后还是喝的冷水。早上起来,她要像往常一样吃鸡蛋,因为听说发烧不能吃蛋,不准备给她吃,又闹,只好又依了她。

我想,只要她想吃,如果没有大问题,就让她吃吧。只要吃得进去,有能量抵抗疾病,这才是根本吧。

昨天,孩子可能因为扁桃体发炎,喉咙疼,没有怎么吃饭。今天能吃东西,应该是好事吧。

先把医生开的吃药和针药用完,如果没有什么好转的话,再考虑医生建议的输液吧。

孩子急躁时怎么办?

  我们的孩子性情比较急躁,这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只要她急起来的时候,很难听进去大人一般的对话。非要达到她自己的意愿为止。对于她这种急躁的性格,我也在日记里记录过几次,见:咪妹是个横牛(1岁多的时候),对孩子的任性也宽容点吧?,实际上,像这样的情况多了,只不过没有一一的记下来而已。

  昨天,又碰到一个事情。孩子看到别的小孩穿在脚上的旱冰鞋,就跑回来非要要。我们向她解释说,那是大点的孩子玩的,你这么小,没有合适的旱冰鞋。可她就不听,非要不可,一直哭闹。真是无可奈何。

  这时,我觉得我的处理方式还算行。我自己蹲下来,仍然轻言细语的对她说:“这样吧,你跟外婆到商场里去看看,我们看到合适的就给你买,好不?”她好像也知道商场里不会有是的,就是不去商场,而且还非要要。

  于是,我又轻轻的对她说了一些类似的话,渐渐的,孩子同意到商场里去看看,也就不哭了。

  所以,我的意见是:孩子急躁时,大人不能跟着急躁,不然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只有用点缓兵之计,先顺着她的意思说,在她的情绪稍微稳定了,再给她讲理,也许她就会听了。

  这个方法初见成效,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再继续检验这种处理方式是否真的好用。

孩子有时不听话是想得到大人的呵护和关怀吧

继原来的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大门后孩子不让我跟到教室,前几天,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不肯走路了,要我把她从校门口抱到楼梯口她才肯走路上3楼的教室。昨天甚至要让我把她抱上3楼。结果到了教室,她的一个同学说:“都中班了,还让爸爸抱。”

没想到,今天,我送她去幼儿园,她就不让我抱她了,并且又不让我跟着她了。她要自己一个人从校门口走进教室。我远远的跟着,确定她进了教室才走。

看来,昨天她的同学的话还真灵?

我想了想,实际孩子要我们抱她,不走路,还有晚上入睡前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像今天晚上就是),她的主要目的还是想从大人这里得到关怀,孩子不愿感到自己被大人忽视,于是,这一切就发生了。对此,我们可以给她讲清楚,像今天,我就给她讲,爸爸还要做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然后你就自己一个人睡,好吗?孩子答应了。我也只用了10分钟左右给她讲了一个“鼹鼠和小老鹰”的故事,然后她就听话的自己去睡觉了。如果不给她讲,她的心里肯定觉得是不是爸爸不喜欢我了?我是不是被忽视了?于是,她就会闹,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就会给孩子留下小小的心理的阴影,时间长了就是问题。

孩子快乐的情绪感染每一个人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的妈妈,外婆一起到未来广场去玩.由于我们很少一起到户外去玩.孩子一下子看到这么宽的地方,还有各种树等.高兴的奔跑着,欢呼着:"我好高兴呀."

孩子一下午玩得都很快乐,一个人还走在堤坝的斜坡上,像走平路一样的走上去,我自己跟在后面还得用手扶着斜面呢.

孩子一高兴,她一感到幸福,就高兴的像唱歌似的说起来:爸爸喜欢我,妈妈喜欢我,外婆喜欢我,爷爷喜欢我,婆婆喜欢我,小姨喜欢我,姑爷喜欢我......一长串.

孩子是非常容易满足的,而我们大人往往忽视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验.我们不能忽视她,尤其是以什么工作,事业的,交往的借口来剥夺孩子的应该得到的爱和关怀的权力.而且这并不过分,并不多.

以后,争取多点这样的家庭户外活动.

对孩子的任性也宽容点吧?

首先,我检讨一下自己,太看重小节,对人太苛刻,脾气也犟.

本来我上次听了专家的讲座,暗下决心无论什么情况下也不再打孩子了.但是我昨天差点为了一点小事又把孩子打一顿.

我们孩子比较任性,这也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通病吧.她昨天下午回幼儿园后吃了不少东西.到她婆婆那里,又给她一个大苹果.又吃了不少核桃,我很随意的从她的核桃里面拿了两瓣,边对她说边自己吃了.这还没有得到她的"批准".于是,她就非要我赔她核桃.我自知理亏,去给她拿了一个并给她砸开,她非哭闹着要两个核桃.我看见她的苹果还没有怎么吃,她婆婆又给她拿了两个桔子.我对她说,这么多东西你吃完了再给你拿.可她不听了,就是哭,非要两个核桃.那架势就是说:吃不吃这些就是小事,反正就要两个核桃,没得商量!

我气了,正要把她逮住打她一顿,她看到我要动真格了,忙着求饶,我就没有打她,这时,她的外婆来了.心疼的把她抱出去了.

十多分钟后,她外婆把她抱回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哭了.

后来,我想,我也真是的,就两个核桃嘛,又不是什么大是大非,依她就是了.她不是贪吃,是任性.还有,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像她外婆一样,把她抱出去转一下,分散一下注意力,回来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结果她的苹果什么的都没有吃.

对这么小的孩子,宽容一点吧.小枝小节由着她算了.不过,如果在一些大的方面,也还要坚决的纠正她的错误.但是也还不能用打的方法.要想办法,动脑经.我再一次告诫自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手打孩子了.

教育孩子,真不简单呀.唯有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才能真正的当好一个家长,一个爸爸.

另外,我昨天晚上看见linuxsir.org上的"亮点"给他的小孩开了一个网站(应该是他的小孩吧 ,不过上面有一句话是"网站暂由他大爸维护,以后等他长大了再交给他"把我弄糊涂了),里面有不少好的心得.可以经常去看看.

幼儿园的孩子也有“家庭作业”了

今天下午回到家里,她外婆指着桌子上一页纸说,老师说的,写一篇“3”。

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呀,哪像我们小时候,七岁以前就一个字:玩。七岁以后才读小学,幼儿园也没上。很可惜的是,我的童年的记忆只有零星几点了。

我觉得,孩子小还是以培养习惯为主,但是中国就这样,你的孩子不学,别的孩子都学,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孩子在童年还是要以快乐和玩为基调。教她写字也没错,前提是她要乐意去写,把写字当成一个种快乐最好。我们不能逼她写,不然,这么小的孩子就对写字心生畏惧,不好。

在教会孩子写字和使孩子快乐之间的选择:在孩子快乐的前提下教她写字,如果写字成了她的痛苦,多读一年幼儿园也没啥关系。人生就这么几十年,童年都不快乐点,什么时候才快乐?

我们孩子三岁多点,我对她的能力还是满意的。她会画太阳,会画小刺猬。今天中午,她把数字2的大概形状能写对了,我还认真的夸了她,她高兴得手舞足蹈。现在幼儿园又在教3了。看来只有把2放弃了。教她写3,不然,老是在老师的进度后面追,太累了。

孩子的记忆力惊人

昨天晚上孩子入睡前,要求我给她讲故事。于是我把几个月前她爱看VCD的《鼹鼠的故事》中的《鼹鼠和老鹰》的故事讲给她听,这几个月她一直没有看这个动画片了。

我在讲的时候,忘了一些情节,孩子还给我补充了几次。像救落水的兔子、小鸟欺负老鹰、老鹰救被狐狸抓住的鼹鼠,等等。我真是惊叹于孩子的记忆力。

但是另一个方面,这两天教孩子写数字2, 终究没有教会。还得继续努力。但又不能把她逼急了,产生厌恶写字、拿笔还不好办。应该尽量让她写字像做游戏一下好玩才会效果好。

提高宝宝的信心(转帖)

转自:(http://hidz.cn/bbs/sale/2006-7-5/5.html

转载者注:虽然我们的孩子好像已经过了文中所涉及的年龄段,但是文中的思想还是很不错的。提高孩子的信心不是年龄的问题。

正文:

×××××××××××××××××××××××××××××××××××××××××××××××

1.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

    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牛奶。”你在外面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回到家,妈妈给你拿,好么?”

   2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宝宝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宝宝说错的话

   宝宝刚学说话,发音不准确的时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宝宝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 认真对待宝宝的提问

   宝宝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气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报纸拿给妈妈,好么?”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给宝宝一个展示作品的空间

   让宝宝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宝宝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7 给宝宝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

   给宝宝一个房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让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8 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宝宝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宝宝,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不对宝宝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10 让宝宝偶尔当当家

   带宝宝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带宝宝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少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孩子不肯走路;在家补课写数字2

今天同孩子一起出去买个东西才真的领教了她的“懒惰”,不肯走路,一步也不肯走,让我背,或是要求坐三轮车。这之前是她的外婆从幼儿园接她时说的,不肯走路,要零食吃。

今天,我还是硬起心肠训练了她一回,终于大半路程是她自己走的,而且,快回到家的路口上才买的零食。

尽管一路上她都在哭,并且嚷自己脚走软了。我还是坚决的朝前走,她看我走远了,又哭闹着追上来。路人都在看我们,看孩子哭得厉害,好像都是责备我的眼光。可是这不行呀,3岁多了,一步路也不愿意走,不管是从身体健康和性格上来说都是不行的。

我一个人这样坚持是没有效果的,必须同家里面所有的人统一意见,采取一致行动,不让她有空子钻。

另外,孩子到现在还不能好好的把数字2写上几排,落后于班上大多数的孩子了。老师打招呼让我们家长星期天教一教。今天上午她妈妈教了一下,效果不佳。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让她这方面的能力不至于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