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陌生搜索机器人的网站介绍

1、http://www.gigablast.com(这个搜索机器人特别勤快)

2006-04-13 17:12:32,796 -

User: userID:836,userName:guest; IP: 66.154.103.128 USER-AGENT:

Gigabot/2.0/gigablast.com/spider.html REFERER: null

Gigablast

Gigablast provides large-scale, high-performance, real-tim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for partner sites.

topic generation, index multiple document formats, search, search engine, search engines, search the web, fresh index

Return to Home Page

Search | Contact Us | About Us | Clients

Products & Services

Gigablast Toolbar

Query Syntax

Features

Gigabot

Press

Software License

XML Search Feed

Custom Topic Search

Web Search

Hosted Search

Site Search

Gigaboost

Data Extraction

About Us

With one of the largest and freshest indexes in the world, Gigablast Inc. has recently joined the elite ranks of major search engine companies.

Founded in 2000, Gigablast was created to index up to 200 Billion pages with the least amount of hardware possible. Gigablast provides large-scale, high-performance, real-tim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for partner sites. The company offers a variety of features including topic gener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index multiple document formats. This search delivery mechanism gives a partner "turn key" search capability and the capacity to instantly offer search at maximum scalability with minimum cost. In addition, the Gigablast website (www.gigablast.com) provides unique "Gigabits" of information, enabling visitors to easily refine their search based upon related topics from search results. Clients range from NASDAQ 100 listed corporations to boutique companies.

About The Founder

Matt Wells

Matt Wells got a BS in CS and an MS in Mathematics from New Mexico Tech. While a graduate student h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site called The Artists' Den in 1996. It was on Yahoo's What's Cool twice, on Netscape's What's New once and a semi-permanent feature on Infoseek's Re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ad more about Matt...

Learn more about Gigablast'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earch

Top of page

Search | Careers | Products & Services | Contact Us | About Us | Clients |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 2000-2005 Gigablas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http://www.greaterera.com/)

(今天才发现的,只搜索RSS Feed,会在链接中产生一个sessionID,而且这个session较长时间保持(从今天中午的13:00到现在约8个小时都是一个session,比起一般的搜索机器人访问一个链接开一个session肯定对网站的影响小多了,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像google之类的大多数搜索机器人访问一个链接就开一个session?))

2006-04-13 20:18:05,859 - get

feed of latestDiariesOfGoal:feedType=rss_1.0 entriesNum=39 channelID=416,

channelName is:学习页面制作; User: userID:836,userName:guest; IP: 65.59.220.23

USER-AGENT: Mozilla/5.0 (compatible; heritrix/1.7.0 +http://www.greaterera.com/)

REFERER:

http://www.learndiary.com/indexAction.do;jsessionid=a-efeghgjtyPc

greaterera.com

We are a group of young professional people with ambition and enthusiasm. We pursue truth, cherish our cultures and appreciate achievements of our civilization. We are experimenting a project of collecting contents of interesting websites that we believe would be good representations of our current Internet community. The purpose is to record and preserve part of our Internet heritag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We are preparing for a greater era that is coming ahead. For any question or comments, please send it to mail@greaterera.com.

曾国平的“情商、智商与成功的关系”系列讲座1~4(转帖

  今天中午,听了央视里的百家讲坛中曾国平先生关于情商、智商与成功的关系的讲座,觉得很不错,在网上把他的这个系列的讲座搜索到贴在这里收藏。“情商、智商与成功的关系”这个标题是我按其中的意思取的。这个系列讲座包括4篇文章,分别是:

(1、2在这篇日记中,因为一篇贴不下,3、4放在了这篇文章的评论中)

  1、《智商之花为谁开》

  2、《你的情商有多高》

  3、《智商情商手拉手》(上)

  4、《智商情商手拉手》(下)

                                     1、《智商之花为谁开》

*****************************************************************************************

《智商之花为谁开》 曾国平(转自:http://www.foyin.com/foyin/Cigua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99)

发表日期:2005-9-24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曾国平 阅读:1087 次 

                                                      《智商之花为谁开》 曾国平

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14日 15:13)

  主讲人简介:

  曾国平,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分配到自项市委党校任教;1987年调到重庆大学任教。先后任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贸易及法律学院副院长、院长。

  先后破格评为副教授和教授;现兼任两大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个企业的顾问,多个区县的顾问。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副主编32本书,个人撰写并发表300多万字作品。

  著有《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市内外、境内外作经济、管理、政治、科技报告1000多场。

  内容简介:

  智商是什么?您的智商又是多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事实上,智商与每个人的成功息息相关,了解、认识和提高智商,我们就会如同多了一把通向成功大门的金钥匙。那么,智商与成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智商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智商的全称是智力商数,它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智力的强弱,聪明的程度,智慧的情况。智商一般采用(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的智商公式进行测算,一般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高于110的人智商相对较高,低于90的人智商相对较低。而一个人究竟智商是多少,可以到专门机构采用专门的测试题目进行具体的判断。

  有人对一些历史名人进行了追溯性的智商测定,结果令人十分震惊,比如歌德的智商高达310,牛顿为190,达·芬奇为180,爱因斯坦为160,林肯为150。当然,这些历史名人或是政界伟人,或是科技英豪,从事的又是大事业,能够以智取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我们普通平民百姓、寻常之人,也能够像这些大人物一样摘取神奇的智商之花吗?又该如何摘取智商之花呢?

  智商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试金石,它对我们每个人看来是至关重要的成功条件。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开发智商呢?我们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智商,让我们更顺利地摘取智商之花呢?

  (全文)

  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期盼胜利,都在努力创造成功,创造胜利,创造辉煌。那么怎样取胜呢?怎样胜利呢?怎样从卓越走向辉煌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智商,就是摘取智商之花。

  智商,它的英文缩写是IQ。还是我小孩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个小故事。

  一个个子很大的、很高大的、力气很大的人,和一个小个子比赛谁的力气大。比什么呢?比扔稻草。小个子对大个子说,我让你吧,你扔一根稻草,我扔一把稻草。大个子一想,我的个子很大,我的力气也比你大,你扔一把,我扔一根,你死定了,你会输惨了。好,我同意。比赛开始了,小个子扔一把稻草,大个子扔一根稻草,结果是什么,朋友们我们都会想像到。这就是神奇的智商之花开出的果实,这就是要以智取胜。

  中外古今运用智慧取胜的案例太多太多。比如在战争中,《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计计都是用兵的神智。我国历史上的围魏救赵、欲擒故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空城计,等等等等,都是以智取胜。《水浒传》里面的智取生辰纲、沙家浜里边的智斗、解放战争的智取华山、林海雪原的智取威虎山,等等等等,既用了力敌,也用了智胜、智取。特别是《三国演义》,处处写的是以智谋来取胜。

  《三国演义》在第四十五回到四十九回写了一个战役,叫火烧赤壁,这是一个以智取胜的非常经典的案例。当时曹操是八十三万人马,号称百万之众,东吴的周瑜只有五六万人,实力太悬殊了,周瑜用的就是以智取胜,而且是一连串的智谋。首先,用什么方式去进攻?他用了火攻。为什么用火攻呢?他用的东西可以很多啊!用水淹嘛,用毒气弹嘛,当然当时还没有毒气弹,他为什么要用火攻呢?智慧,他火烧了什么地方?赤壁。他为什么火烧赤壁呢?他可以烧的地方多,为什么单单选了一个赤壁呢,起劲地火烧呢?智慧,而且用了“三借”。哪“三借”?没有出主意的人怎么办?把诸葛亮借来,借外脑;没有武器怎么办?让诸葛亮去草船借箭;没有风怎么办?借东风。用了“三计”。哪“三计”?一个计策,叫做离间计,使用离间计,蒋干盗书,使用离间计,把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干掉;第二个,使了什么计策呢?叫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黄盖假投降,要去点火,假投降才能点火烧嘛;第三个,用的什么计策?连环计。为什么用连环计?曹操的军士,北方士兵,到了南方,沅江过后,到了江边过后,不习水性,上了船晕船。正在这个没有办法的时候,庞士元庞统,山野之人,献了个计策,说曹丞相我给你献个计策吧,你把大小船、三十个船只,把它用铁链子钩起来,上面铺了木板,士兵、马匹,上面都可以如履平地,训练好了过后,再把船弄开。曹操高兴,好计策好计策,孰不知这是一条毒计,到时候火烧的时候,铁链子扣住了,怎么都崩不开,这叫提高火烧的规模效应。三条计策用好了,周瑜带领众将官登上山顶观看对方的曹营营寨。周瑜高兴,你这些曹营顷刻之间要化为灰烬,心生欢喜。正在观察之机,正在高兴之时,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拍岸,一阵风来,军旗的一个角落吹到周瑜的额头上,他“哎呀”一声大叫,倒在地上,因为他心里面想了一件事,他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众将官救起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扶到帐内,医治无效。倒下一个周瑜,来了一个孔明。孔明用了一付药,效果非常好,孔明用的什么药?在他耳朵旁边耳语了一番,周瑜坐起来了,耳语说的四句话,“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农历十一月二十号左右,冬天、隆冬,这个季节没有东南风,必须刮东南风才能打仗的,因为曹操的军队在北边,要刮东南风,风一吹烧过去,没有东南风,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你一点火烧自己,把自己全烧光了,周瑜知道没有东南风,冬天是没有东南风的,只有西北风,没有西北风怎么打仗,什么“三借”啊,什么“三计”啊,全部的准备都要泡汤,所以他倒下去了。诸葛亮说你没有东风,我给你借东风吧!诸葛亮就在南屏山下搭起七星坛披发仗剑,借来东风,火烧赤壁最终成功了。其实诸葛亮哪里会借东风,东风哪里借得来嘛,因为他懂气象学。他前几天草船借箭,草船借箭三天大雾,三天大雾过后,他知道大雾三天过后,必然有几个时候的东南风。朋友们,这就叫智慧呀,这就叫以智取胜呀!智慧始于学习,智慧始于知识。用智慧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它充分体现了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智商。

  我们在商场中做生意,也可以以智取胜。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中做生意怎么以智取胜呢?或者标新立异发明新产品,或者另辟蹊径开拓新的市场,或者不拘一格地使用新的人才,或者出奇兵策划新的方案。

  在二战期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是用我们惟一的财富——智慧的时候了。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一加一要大于二。”在这个集中营,纳粹毒死了536724个人,这父子俩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了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

  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说,“是35美分”。“对,整个得克萨斯州每磅铜都是35美分的价格,但是你是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是3.5美元,你试着把铜做成门的把柄,你做一做看。”

  二十年过后,那位父亲死了,儿子独立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把铜做成奥运会的奖牌。他曾经就这样把一磅铜卖到了3500美元,不过,这个时候他已是麦克尔公司的董事长了。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来的废料,向全社会招标。正在法国旅行的这个麦克尔公司的董事长听说了此事之后,马上乘飞机回到纽约,他看到自由女神像下面堆积如山的铜块、锣丝、木料,就签字,揽下来了。纽约的许多运输公司都为他的这个愚蠢行动感到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对垃圾的处理有非常非常严格的规定,弄不好就要受到环保部门的起诉。

  这位董事长把废铜熔化,把它铸成小的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和木板做成小的自由女神像下面的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小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翻新下来的灰、扫下来的灰尘用包装包起来,卖给花店做肥料。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使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一万倍。

  在商业社会里,在市场经济中,大家越来越抱怨钱不好赚;当你在抱怨生意不好做的时候,也许有的人正在因为点钞票点得气喘吁吁,手都抽筋了。这里的差别就是什么?就在于商业智慧。

  我们现在很多领导都说自己很忙啊。的确,有的领导很忙,但是他是什么忙?他是这种“忙”——“忙”,很忙;很盲目的“盲”;很茫然的“茫”——“忙、盲、茫”。他不知道为什么忙,他不知道忙些什么,严格说来,这是一种低智商的表现。我们领导者的大智体现在哪里?抓大事,抓全局,抓方向,抓战略,抓重点,抓执行,抓人民的切身利益,哪怕是抓细节,也不要事必躬亲。

  一位总经理有一段经验之谈,他说我只做我必须做的事,从不去做那些下级该做的,并且下级做得更好的事。那有人问,那你应该优先做什么事呢?这位老总怎么回答?两个字——例外。例是哪个例?案例的例。例外。这个例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事项,规范事项,条例、规章、制度,那例外呢?就是重大事项,就是规章制度以外的突发事件的东西。领导怎么抓例外呢?先要建例,建立规章制度,制度建立好过后,制度内的那些事,就让部下、就让副手、就让分管领导你去处理,反正有规章制度嘛,去运作嘛。那我当领导的,特别是一把手,我就主要抓例外,抓重大事项,抓制度以外的事,抓突发事件。那么抓了例外的事怎么办?再把例外的事,突发事件的事,把它建立成规章制度,建立成规章制度过后,又让副手、又让一般人去管,我又抓其他的例外的规章制度外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这个就是一种领导者的大智。

  那怎样抓好例外呢,怎样抓好例外?最关键的是授权,当领导的要授权。什么叫授权?授权的本质是让部下、允许部下做出决策。抓例外而授权,看起来很傻,我把权都授出去了,我看起来大权旁落了,其实不然,它是领导者大智大慧的表现,是一种大智若愚。

  我曾经听说过个小故事,它说的是什么啊?有一个国家,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傻到什么程度?你摆个五分的硬币、摆个一毛的硬币摆在面前,说小孩,五分的、一毛的,拿一个,不能两个都拿,不能不拿,只选一个,选了就是你的了。五分的一毛的,小孩把五分的拿去了,一毛的他不要,哇!太傻了!不要一毛,要五分的。其他人不相信,我也去试试,其他人又摆个五分的、一毛的,小孩拿五分,其他人又试,又拿五分,其他人又试,又拿五分,大家都说他太傻了,只要五分。这个事就传到一个很有智慧的智者那里,智者说,我也去试试。当着众人的面,五分、一毛放上,小孩五分拿走了,不要一毛。智者就看了他一下,哈哈大笑,拍着小孩的肩膀,小朋友,你真聪明啊!智者说完,飘然而去。小朋友微微一笑,悄然而去。周围的人傻笑一番,作鸟兽散状。大家都纳闷啊,大家都说他很傻,智者说他聪明,到底还是聪明还傻呢?他不傻,他聪明,他大智若愚。每次拿五分,每次拿五分,大家试验,就拿呀,拿呀。如果有一次、两次,拿了一毛,那大家就不去试了,他还能拿吗?他是大智若愚。

  我们前面讲的领导者的授权,好像我把权力授出去了,我抓了例外了,好像我大权旁落,实际上这不是的,这是领导者的大智若愚。因为权力它也是一种资源,就如同知识资源一样,它和物质资源不同。这个物质资源,你看这是一个馒头,我把这个馒头咬一口,咬啊咬啊,越咬越少,这个物资资源越使用它就消耗了,这个馒头咬光了,再就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到我肚子里面去了,馒头到我肚子里面去,就转化了。转化为什么?到肚子里面转化为卡洛里、热量,支持我的言行。物资资源使用一点少一点,但是知识资源、权力资源不同,比如知识资源,我曾老师一肚子的知识,我不到处演讲的话,这个知识它烂在我肚子里面,孤芳自赏,我到处演讲,你看大家都知道知识了,就放大了。权力也是,权力不用,它就放不大,我授权过后,就调动了部下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了他,就使得权力层层放大,显然这是一种权力的充分运用,显然这是领导者领导的高智商。

  智商之花为谁开?我要说智商之花为我开,智商之花可以为我们每个人开。小事、琐事、平凡事、细事、杂事、简单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也能够以智取胜,也可以以小胜为大胜。

  我讲个农村的农民的以智取胜吧!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两个青年人一起开山。一个年轻人,就把石头砸成碎石子,运到路边,修房子的,铺路的,碎石子,卖钱;另外一个年轻人呢,直接把石头不敲碎,运到码头,卖给那些花草店的、花鸟店的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奇形怪状,花鸟店的石头价格很高的。三年过后,把石头卖给花鸟店的这个小伙子,成为村里面第一个盖上瓦房的人。后来,不许开山了,保护植被,只许种树,在这儿就成了果园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到北京,运到上海,然后发到韩国,发到日本,因为这儿的梨子甜,因为这儿的梨子梨汁浓,肉脆。曾经卖过石块给花鸟商人、卖石头的那个青年人,他把果园果树卖掉,自己种什么?种柳树。大家都笑他,傻子,柳树怎么值钱?他说我要绿化山村。他知道梨子好卖,梨子用什么装?大家都卖梨子,我就卖装梨子的柳条筐,只有他一个人卖柳条筐。五年之后,他是第一个在城里面买房子的人,他搬到城里面住了。这个故事就被一个路过的人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听见了,这个人是谁?日本某公司驻亚洲的代表,山田先生听见了。他大为震惊,哇!还有这样的人吗?停车、停车,我要去找这个人。当山田先生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一看,这个人开了个服装店卖西装,正在当街和另外一个西装店、对面那个西装店的老板吵架,围观很多人。这个年轻人怎么说?你太可恶了,我的西装标价八百,你就同样的西装标价七百五,我标价七百五,你就标价七百,我卖出了八件、八套,你卖出去八百套,你太可恶了。围观的人很多,山田一看,这个人素质太低了,讲故事的人,给我讲的人骗我,失望地走了。后来他才知道,他只看到表象,这个年轻人他会做生意,这两个店都是他年轻人一个人开的。笑声、掌声后来,山田先生把这个人高价聘去,他认为这个人有商业头脑,商业智慧,这是小人物。

  各位朋友,我们从上面的一朵一朵的智商之花,这花朵中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认为,智商是一种能力,智商是什么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种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创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争取成功的能力,比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自学力、吸收力、消化力、研究力、抽象力、组织力、表达力、表演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诸多的力就构成了一个智商系统。

  智商的开发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要开发我们的大智、睿智、巧智、机智、急智、奇智、借智、明智、足智、集智,怎样开发?有人总结了“五多”开发法,“五个多”的开发法,哪五个多?

  第一,学习。智慧始于学习,知识成就未来,要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人们常说博学多才,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我要说知识多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新的思想。要学习的知识多得不得了,知识大爆炸呀,信息大爆炸呀,这些知识我们要学,其中我非常强调学习有一个知识,有一个知识要学的,哲学。在古希腊、在中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时候,欧洲的哲学非常发达,人们学习哲学视以自己的层次和身份的象征,很是时髦。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一些哲学,人家会感到简直不可思议,你居然还没学哲学!据说有一段时间,你到贵族家去当佣人,人家一般都要问你的,学过哲学吗?哲学都没学过,你还想到我家里当佣人干活?!那什么是哲学?就是使人聪明的学问,这个哲学的“哲”字就是聪明、智慧的意思,还有反思的意思。中国一般古代说的智者、智者,很多就是指的哲人的意思,西方人认为的哲学就是见解、思想、观点,我们一般认为哲学就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无论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唯物论,还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是充满了哲理的。我们经常说,这个人你看他说话好有哲理哟!让人信服噢!那通过学习哲学就使得知识升华,知识升华为智慧。有人说,大人可以学哲学,小孩子怎么学哲学?小孩子可以讲一些有哲理性强的故事,从小教育他。我们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知识本身不等于智慧,知识只是智慧、智商的必备的前提条件。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的太多的知识,反而成了书呆子,频频失误。缺乏运用、驾驭知识的能力,知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智慧,人们反而只能充当知识和信息的奴隶,不仅被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淹没,可能反受其害。所以我们今天提高智商,开发智力,必须学习知识,而且还必须提高运用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把知识升华为智慧,这是第一个开发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多学习。

  第二,要多实践。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后天的社会实践才是智商提高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人常说见多识广,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要说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对开发智商大有裨益。我们大家听说过狼孩、熊孩的案例,因为狼孩、熊孩,他的大脑脱离了社会实践,结果智力发展就十分低下。一些小时候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人,经过后天的刻苦努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例子。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教师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什么?老师给爱因斯坦的评语是什么?“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遭到了退学的命运。所以我们既然开发智商,除了大量的学习理论知识以外,就是要实践,把学习的诸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并通过实践把知识上升到智慧。

  第三,多思考。多思考是锻炼大脑之道,是开发智商的良方。聪明中学习中来,聪明从实践中来,聪明从思考中来。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他的书桌上方醒目地贴着三句话,“不能思考者是傻瓜,不想思考者是顽石,不敢思考者是奴才。”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最伟大的东西:思考和行动,你的思考决定了你的行动。朋友们,甚至有人说,80%的思考,20%的行动。比如曾老师我要写篇文章,我坐下来一天半天,我可能就一挥而就,但是这篇文章它的标题,它的谋篇布局,它的资料的收集,它的亮点、看点、闪光点、兴奋点,我会考虑好久好久,三个月、半年,有时候一年,考虑好了,资料收集好了,坐下来,一挥而就。所以有人说是80%的思考,20%的行动。所以有人说锻炼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思,就是多用脑,做一种用脑的体操,思考是用脑的体操。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敢思、爱思、勤思、多思。学生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这“四思”啊!

  第四个方法,多激励。通过激发鼓励,打开智商的通道,开发智商潜能。有一个小学老师,上课爱提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有一个学生叫李小全,他和其他学生一样,老师说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呀?大家都举手,非常积极。老师说,“李小全,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举了手的李小全站起来,但是很尴尬,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老师说“坐下”。第二天上课了,老师说“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全班的同学都举手了,这个李小全又举手了,老师一看,第二天他举手了,肯定他能回答,“李小全,你今天来回答。”他站起来了,又说不出来,很尴尬,老师说“坐下。”第三天,老师上课了,老师说,“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全班同学都举手了,李小全两次没回答,也举手了,老师想事不过三,这次他能回答的,“李小全,你来回答吧!”他站起来,又说不出来了,老师说“你坐下,不要紧张。”下课了,休息了,老师把李小全叫到办公室,“小全同学,你看我们谈谈心吧。”他不像其他老师这样子,“你都回答不了,一次两次举手,你搞什么搞嘛,不会回答就不要举手嘛!”他不是这样的,“小全同学,我想知道你都不会回答,还举手干什么?是不是太紧张了?”李小全说,“老师,我不会回答。”“你不会回答,还一次、两次、三次都举手?”“老师你看嘛,全体同学都举手,我一个人不举手,我好掉价,我不行了,我也要举手!”“但是你不会回答呀!”“但是我要举手!”老师想了一下说,“好,小全,我们两个约定一下。下次你能够回答,你就举右手;你不能够回答,你就举左手。我看见你左手举了,我就不喊你回答;你举右手了,我就喊你回答。”“好!”一次、两次、三次,这个李小全都举手,他举的左手,老师一看左手,不会回答,不喊他。有一次,李小全举了右手,老师眼睛一亮,他举右手了,喊他,老师很平静,抑制住内心的喜悦,“李小全,你起来回答。”李小全回答了,大多数都回答了。老师下来又把他喊到办公室,“你看,你有四次举了左手,不会回答,但是有一次你还是能够回答的。就这样子,我们继续约定,你的父母、同学们,都不要告诉,举左手,举右手。”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个小孩李小全举左手可能是八次,举右手举了两次,逐渐逐渐,右手举了八次,左手举了一次、两次,没有了,结果都能回答,都能举右手了,成绩上去了。多激励学生。老师把李小全喊到办公室,“小全,不错,有进步,你看你已经能回答问题了,今后我们继续按约定的做下去吧!任何人都不要告诉。”李小全眼睛含着泪花,老师眼睛也含着泪花,什么都没有说。在激励之中,智商之花就开得很鲜艳。

  第五个方法是什么呢?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通过创新,智慧出来,智慧出来能够创新,我们今天的创新很多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找规律。特别是有的学生,哪怕是他异想天开,不要泯灭他的创新思想火花,甚至有的偏科的学生,我多次呼吁要给偏科的学生一次机会,有的偏科学生他考不上大学真可惜,我们几千所大学,弄几个大学办的偏科生的大学吧,他偏科可能是对某一方面特别有兴趣,我就让他上偏科大学,偏吧,偏吧,偏吧,加以引导嘛,差异化教育嘛,特色教育嘛,引导下可能偏出名堂来的。

  最后我想讲一个案例作为结束语。我们在座有人使用过圆珠笔,圆珠笔是一种书写方便、非常好的一种文具,但是曾几何时,圆珠笔遇到重大的难题,难题是什么?圆珠笔这个珠子,前面漏油,油墨漏出来,一写漏油,满手都是,纸上也是,这就不受消费者的欢迎,这是个难题呀!本来它的市场前景广阔,如果解决不了漏油的问题,那么这个圆珠笔就全军覆没,没有人喜欢它。大家一直在思考,找圆珠笔漏油墨的原因在哪里,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啊!圆珠笔为什么会漏油呢?是因为圆珠笔前面这个珠子写了一定时间后,珠子就磨损了,磨损以后缝隙就增大,缝隙增大就漏油。怎么办?把圆珠笔这个珠子搞得坚硬,不易磨损,找啊找啊,找到一个东西,不锈钢。不锈钢材料不好,书写的时候一会儿写下了,一会儿写不下。找啊找啊,找材料,最后找到一种很好的材料,什么材料?钻石,坚硬,宝石——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做在上面,一写,写得很好,坚硬,不会漏油。但是它很尴尬,尴尬在哪儿?第一,价格太贵,钻石价格太贵;第二,当这个油墨写完那个时候怎么办?这个空圆珠芯怎么办?你戴一钻石戒指嘛还可以晃它几下,你这个圆珠芯,你不可能说,你看,我用圆珠芯,钻石噢,不可能的,很尴尬,扔了还可惜,大家都想什么珠子什么珠子才行。但是,有一个发明专家他另辟蹊径,他创新思维,他不在圆珠芯的芯上打主意,不在圆珠芯的珠子上打主意,漏油漏油,他就控制油墨的总量。因为写呀写呀,写到两万个字左右,就开始漏油了,他就把这个油的总量控制,就让它在一万五六千个字,没有油了,不会漏油了,结果解决了这个重大的难题,智商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前面我们讲了以智取胜,以智成功,但是很多智商高的人,并没有成功。取得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是智商高的人,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不一定都能持续成功,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讲在讨论,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 上一篇文章: 《周国平谈爱情》 周国平

# 下一篇文章: 《你的情商有多高》 曾国平

                                              2、《你的情商有多高》

×××××××××××××××××××××××××××××××××××××××××××××××××××××

《你的情商有多高》 曾国平

发表日期:2005-9-24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曾国平 阅读:1000 次 

                                                          《你的情商有多高》 曾国平

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14日 15:17)

  主讲人简介:

  曾国平: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分配到自项市委党校任教;1987年调到重庆大学任教。先后任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贸易及法律学院副院长、院长。

  先后破格评为副教授和教授;现兼任两大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个企业的顾问,多个区县的顾问。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副主编32本书,个人撰写并发表300多万字作品。

  著有《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市内外、境内外作经济、管理、政治、科技报告1000多场。

  内容简介: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新的名词“情商”,被人们普遍使用,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情商因素远远大于智商因素,那么什么是情商?情商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这个概念又是谁提出来的?我们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情商?

  自从人们发现了情商的概念以后,情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运用,于是在生活中,我们听到有人说这个人智商高,这个人则情商高,或者智商情商都高,那么情商到底指的是哪些因素,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情商呢?

  知道了情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高情商,其实,情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冒出来的,更不是我们的大脑天生固有的东西。那么情商从哪里来呢?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走进《百家讲坛》,从一个软糖试验说起,讲述情商被发现的过程,测测你的情商指数,看看《你的情商有多高?》。

  (全文)

  智商虽然是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更多的还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观,你的价值观,你的耐心,你的信心,你的毅力,你的情绪,你的情感,这些品质。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软糖实验,这个软糖实验是什么呢?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他做了实验,就召集了一群四岁的小孩,在一个大厅里面,墙壁上不要太花里胡哨,对他们怎么办,每个人面前放了一个软糖,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你们面前的软糖不要吃它,如果谁吃了它,我们就不能增加你一个软糖。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这个软糖,老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一个软糖。老师走了,老师在外面窥视,很多人,在外面窥视,这群四岁的小孩,老师走了以后,大家看软糖,诱惑,甜啊。有的小孩过一段时间手伸出去了,缩回来,又出去了,又缩回来,一会儿过后,有的小孩开始吃了。但是有相当多的小孩坚持下来了,老师回来过后,就给坚持住的,没有吃软糖的,再奖励一个。这个事完了吗?没有完,老师就分析了,他们凭什么坚持下来了?有的小孩就数自己的手指头,就不去看软糖。有的把脑袋放在手臂上,有的睡觉,努力使自己睡觉。有的数数,一二三四,不去看。这个事完了吗?没有完,他们继续观察继续分析,这些小孩上小学、上初中,他们就发现,能控制住自己的不去吃软糖的,上了初中以后,大多数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好,合作精神也比较好,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不好,不光是读初中,出了社会的表现,大概也是如此。那么这个软糖事件告诉我们什么?控制自己,控制力,这项并不神秘的试验使人们意识到,智力在人生的作用方面过去价值估计偏高,就认为还有其他的因素,对人生成功取胜还应该有其他因素。

  朋友们,我们上次讲到,以智取胜的时候,讲到三国时候有一个人物,他叫周瑜,周瑜长得很帅,小伙子长得很帅,智商高,会领兵打仗。据说毛泽同志评价周瑜还有一句评价的话是这样说的,据说,毛泽东说什么,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呐。周瑜怎么是共青团员呢?是说周瑜年纪轻轻地就当了大官,当了大都督。老干部,老将,老领导,都不服他,这么年纪轻轻当大官,后来33岁的周瑜,火烧赤壁,打了大胜仗,老干部,老领导都服他了。他的智商这么高一个人,后来怎么死的?对,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三国演义》第56回就有这么一段,叫做孔明三气周公瑾,是周瑜昏暗,马上断气了,昏厥了,慢慢醒过来了,徐徐醒来,他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他大叫了数声,好几次连叫数声而亡,寿36岁,当时周瑜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已经成功,他本来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功,应该持续的成功,但是他顺利的时候指高气昂,遇到逆境的时候,他既生瑜,何生亮。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爱动怒,爱生气,嫉贤妒能,多次想把诸葛亮干掉。所以,他不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不但没有持续的成功,却因为大大的生气而早早地撒手人寰,可悲,可叹。

  在现代社会也有这种情况,有不少神童,大家都说他是聪明的,神童啊,但是没有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子,长大后可以有出息,没有,为什么?有的学生虽然也很聪明,但是性格孤僻,怪异,不合群,不宜合作。有的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有的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有的冷漠,易怒,神经质,与周围的人很难沟通。特别是有的以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我,我,不关爱他人,不关心他人,总喜欢周围的人围绕一个人转。有的大专家,有的哪怕是大专家的人,智商特别高,做课题也可能是一把好手,也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他们与人合作方面还不尽人意,对人苛刻挑剔,不能原谅人,不能宽容人,人们对这个大专家怎么办,敬而远之,到后来可能成为孤家寡人,行不成成大气候的科研团队。也有不少人,智力虽然不太出众,也不是太聪明,甚至大家认为他可能还是低智商的,但后来却成了大事业,却成了大成就,却取得大成就,却取得成功。

  美国有位记者后来改行做企业管理,有一次他在同学会上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班上读书的成绩平平的,反而都获得了成功,而当时成绩的好的,智商高的,后来有不少人出了社会过后,成就平平。那么其他的班是不是也会这样?他也了解了其他班级,几乎也是如此,于是他就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人成功成就之中,智商只占20%。那还有80%是什么呢?他不知道是什么,他就苦苦地去找啊,找那80%成功的东西是什么。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情绪智力》。这本书中间他提到了情绪的一些问题,但是令我们一般的人,甚至你全世界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而又十分担忧的普遍性的问题,普遍的趋势他提出来了,什么趋势呢?现代儿童比较孤单、忧郁、异路、任性、好动,焦虑、冲动,这些说出来,好多家长说对啊,就是这样的。特别是我们国家好多独生子女家长就是这样的,引起共鸣。人们一再找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找诸多原因,找根本原因,找到了,找到什么呢,是情商,是情绪、情感。情商是人成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智商太高,智商再高,情商不高不一定能成功,不一定能持续成功。而智商不太高,情商比较高,还反而很可能成功。

  于是,人们越来越认为情商对成功和取胜超过了智商。于是,那个找80%的人找啊找啊,找到了,智商占成功的20%,情商占成功的80%。就是这个写《情绪智力》这个人,戈尔曼,他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所以,有人说了一句话叫什么,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朋友们,美国有一个企业专门搞咨询研究的,研究的机构,他们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们的智商情商和他们的工作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联系,这种调查结果发现,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影响力的9倍。智商差一点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完全可以获得成功。再加上我们未来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遇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工作负荷,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感到心里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天灾人祸,还有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高智商应付显然力不从心,还必须有高情商才能够适应社会,应对自如,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看一个领导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部下是否成功。你的情商高了,吸引力、影响力,人格魅力就出来了,就能产生一种什么情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就是一个经商的人,情商高,也会使你生意经念得很好,更能吸引客户。

  情商这么重要,那情商是什么呢?让我们撩开情商的面纱,看看情商为何物?1990年,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一个叫做比德·拉勒维,一个叫做约翰·麦耶,他们提出了“情商”这个词,当时他们提情商是情感智商,朋友们,情商这个“情”指的是什么?什么叫情商?长期以来,人们对情商一直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使我们和情商难以亲近,难以把握,难以和情商拥抱。有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是梅花三弄。谁写的,琼瑶。她写这个情是男欢女爱的情,我们这个情商的“情“不是男欢女爱,情商它的英文缩写是EQ,智商是IQ,那么情商是什么呢?就是情绪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情绪智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理智、明智、理性、明理,主要是指的你的信心,你的恒心,你的毅力,你的忍耐,你的直觉,你的抗挫力,你的合作精神等等一系列与人素质有关的反映程度。主要是心理素质。他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绪一种情感的能力。

  朋友们,情商高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能力表现出来。这个丹尼尔·戈尔曼,写《情绪智力》这本书的美国教授,就把人的情商能力概括为五大能力。

  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说你自己的情绪你要来认识吧,有人管他叫做情绪觉知。我举个案例,打个比方,我曾院长上班了,从我家一出来,刚刚一出门,上面有人泼了一瓢水,他在浇花泼在我身上,很亮的头打脏了,衣服打脏了,我气得不得了。转过身想骂他一声,一看,没有人了,气没出到,满怀气就要上班了,上班了,我的办公室主任见到我了,曾院长,九点钟一个会,你要去开会,开什么会,我就打断他的话,开什么会,现在中央早就说了,去掉文山会海,你还叫我开会开会开会。这个办公室主任说,曾院长今天怎么这样啊,吃了戗药,我刚刚坐到办公室,院长助理来了,曾院长,约了一个人,要和你会谈的。谈什么谈,你们就是打断我的工作日程,你们就不让我休息一下,你们怎么搞的嘛。助理说这个院长怎么搞的今天?过了几天,助理和办公室主任当着的面说,曾院长,你那天是怎么搞的,我说我怎么搞的,我没有怎么搞的。我不知道。我没有觉知,我没有认知自己的情绪,我把泼的脏水的恶劣情绪带到工作上来了。你在家里面跟夫人吵了一家,可能把这个情绪带到单位上了,你在单位受到恶劣的气了,不顺心,回到家里找夫人找儿子发怒发气,也是这样的,你自己还不知道的。当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时候,你上课听课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这些都是没有能够很好地认知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就是讲的要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这是讲的第一个情商能力。

  第二个情商能力是什么呢?要妥善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情绪化,情绪化,脱缰野马,控制不住。

  第三个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第四个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不光是控制自己情绪,还要看他人的情绪啊。叫做顾左右而言他,顾着自己,看人家。看人家的情绪,顾左右而言他。

  第五个,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所以这个戈尔曼就提出了五大情商能力。

  朋友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一定是教育培训出来的,那具有高情商的人也一定是这样。情商高于培训训练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有五个方法比较突出。第一,训练情绪、情感。要训练你的情绪、情感。怎么训练?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认知情绪,刚才讲了认知情绪,然后分析情绪,然后评估情绪。就看你的情绪情感有哪些缺欠,缺欠在哪里?再接下来,控制情绪,调解情绪,情感和情绪他的稳定协调不要大起大落,不要喜怒无常,要保持一种情绪的稳定,顺境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逆境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消极萎靡,遭受打击的时候要泰然处之,自如的应付,应付自如。

  我们有下面的几个具体建议,第一,要驾驭愤怒情绪。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愤怒是一种激烈的情绪的表现,他可以有一些好处,人是可以愤怒一下的,笔触我们岳飞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他不是怒发冲冠吗,有一种气势,有一种震撼作用,但是经常发怒就不好的。包括当领导人,包括当家长的,经常发怒不好,对学习不好,对工作不好,对生活不好,对人际关系不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有人说了,怒伤肝,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加强心理的控制,提高修养。有个小的技巧是什么?发怒了,情绪失控了,又失控了处于边缘的时候,一个小的技巧,拖延法,拖延一下,还有一个方法是什么?转移法,转移一下,比如我的院长和我的部下我找他发火,你怎么搞的,你简直太混蛋了,你简直……,我发怒了,我的语言就可能失控,我甚至真想揍他,这样下去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怎么办?我的秘书跟我说,曾院长,国际长途,我待一会儿再跟你说,我先去接国际长途。我去了,拿起电话,我的秘书说,曾院长,没有国际长途,没有。我看你简直控制不住了,曾院长你不能发怒,我看你差不多要打他了,差不多语言失控了,没有国际长途。这一打下岔,这个稍微转移一下,我的情绪可能控制下来了,我可能过去就冷静了,这个是什么?我要和我的秘书和我的助理默契,当我失控的时候,几乎要失控的时候,他就给我打个岔,这次说国际长途,下次说你夫人来了,你的领导来了,然后我赶快去,过来我的情绪又缓解一下了。这是个小的技巧。

  还有小的技巧是什么?数数,数数字,一二,你要发怒,一二三四五六七,慢慢数,一直数到不发火,有人说数数字数到60位的时候,一般有火也就发不起来了,试一试,数到60位。

  还有一个方法是什么?上厕所,要发怒了,不管有没有大小便的便意,到厕所上去,蹲20分钟,蹲下来过后,心态平和。虽然不雅,不妨一试。

  再就是理性的控制,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还有什么,修养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第一个我们讲的对愤怒情绪怎么办?

  第二个要克服紧张情绪,压力、矛盾,冲突,风险,危机,很容易使我们紧张,过多的紧张对工作对身体对生命都没有好处,那克服紧张的情绪方法是什么?有正确的目标,沟通协调,学会享受,参加一些文明的娱乐活动。到我们中央电视台来听听报告,这些都很好。

  第三,避免急躁情绪,主要是培养自己的忍性,目标适当,张弛有度,沉着冷静,学会冷处理。

  第四,摆脱消极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热情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成就感的心态,自己找乐趣,自找乐子。

  第五,合理的宣泄,因为压力太大了,你控制控制,控制寨心里面,爆炸,控制在肚子里面爆炸,可以适当的宣泄。用语言用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这也是一种方法,怎么办?到一个大山去,没有人的大山,对着大山大叫,发泄,大叫的时候做着夸张式的动作,放松了,发泄了。

  有一个国家的总统对他部下是怎么建议的,他的部下是个大官,总统,我对那个人恨极了我简直想揍死他。总统说不要揍他,我建议你写信骂他,骂他狗血淋头。这个官一想,总统都建议我写信骂他。写啊,回去就把信写好了,世界上骂人的话几乎都写进去了,写好了。总统,你看怎么办,我什么时候寄给他,不要寄给他,烧掉,你反正最想骂的话都骂了,写了,发泄了,你就烧掉吧。我们现在实行心理医生,其实心理医生我们在座大多数人都可以当心理医生的,你们都是我曾老师最好的心理医生。什么意思?心理医生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倾听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声,只要有一个好的听众就能受到心理患者的把他进行心理改变良好的效果,奇效就听他说。

  第六个,学会放松。放松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学会放松的情绪,放松的方法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幽默,要富有幽默感,幽默特别能够减轻精神的压力,心理的压力。我在1991年写了一本书,幽默风趣的书,这本书的开头我是这样写的。幽默是一种解脱,你看幽默就解了,脱了就轻松了,这本书最后我是这样写了一段话,朋友们,不要忘记把幽默风趣这种高档次的礼品馈赠他人。

  第七,顾及他人的情绪,不能光看自己的情绪,要顾及他人的情绪,特别是我们的大中小学生,要着力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有的人一次情绪冲动,感情用事就没顾及他人的情绪。

  第八,要营造情绪环境。学生情绪、情感,我们后代人的情绪、情感,很大的程度上是他们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家庭,培养训练出来的。如果说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对学生对我们年轻人的影响特别大。这是一种无形的训练,无声的培养,极为重要。虽然他是无形无声,道是无形却有形,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我讲的五大方法的第一方法,训练我们的情绪情感。

  第二个方法呢?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朋友们,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一本厚厚的天书,我们有的人一辈子要走向最终点的时候,这本书还没读透,那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我下面有几个建议,第一,对人宽容,宽容胜过百万兵,第二,换位思考,换一把椅子坐一下,换位思考。第三,学会关心。第四充满爱心。第五负有同情心。第六,沟通协调。第七,诚信正直。第八,善于合作。第九,乐于吃亏。吃亏是一种精神,吃亏他付出,付出才能得到,舍得舍得,有舍去才有得到的。第十,奉献牺牲。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情商开发的方法。

  第三的情商训练开发的方法是什么呢?要乐观豁达,善于乐观豁达,自找乐趣,自找乐子,你的心情如何,乐观还是悲观,这是情商的重要方面这是获得情商的重要因素,所以有人讲,乐观会反败为胜,悲观可能反胜为败。朋友们,这里有半杯水,如果我的心情悲观,我会说,糟了糟了,只有半杯水了,怎么办,如果我是个心情非常好的人,我乐观豁达的人,我会怎么说?哇,还有半杯水太好了,毕竟还有半杯水在,同样是半杯水,我看法就不同的。那有人说,快乐在哪儿呢?我到哪儿自找快乐,找到了快乐吗?有一只猫咪,老猫,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他想着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福的老猫了,但是偶尔一看,一个小猫咪,在地上打圈,咬自己的尾巴,自己转圈自己咬自己的尾巴,乐不可支,老猫说,小猫咪,你怎么这么快乐呢?小猫咪说,我的尾巴上有快乐。老猫回到家里面,也像小猫那样,自己转圈咬自己的尾巴,咬,咬,真是快乐,后来它明白了,快乐是在自己的尾巴上。

  当然这是个笑话,这是个笑话,他说明什么,快乐确实要自己找,自己自找快乐。我可以把快乐建立在我们单位的发展上,建立在我们整个民族的欣欣向荣上,可以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成功上,自己的成功上,还可以把快乐建立在我帮助他人的成功上,就是这些都没有,我真正的不快乐,但是我换一个角度,他可能就快乐,换一种思维,把不快乐就变成快乐。

  有一个老太太她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她忧虑,她焦虑,她焦她两个儿子,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卖伞的,一个染布的。天下雨,她焦虑,为什么?天下雨了,我的大儿子的布怎么晾得干啊?他不是染布的吗?天晴了,我的二儿子的伞怎么卖得出去?下雨她焦虑,出太阳她焦虑。都焦虑,焦出病来了,有一个智者对她说,你换一种思维吧,天下雨你高兴,我二儿子的伞卖得出去。天晴我高兴啊,我大儿子的布晾得干。我都高兴,下雨也高兴,出太阳我也高兴,换一个角度,情商。

  第四个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培训情商的第四个方法是积极向上进取。情商高的人他有很高的上进心,进取心,有进取心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什么希望,对未来、对社会,对祖国,对民族,对单位,对自己,对家庭,对人生都充满希望。

  法国作家莫泊桑有一句名言,人是生活在希望中的。有希望可能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哪怕是梦,一个连梦都不会做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梦,做好梦,我希望明天赚更多的钱,我希望明天提的报告更好听,都是在做梦,我们编织了一个个美梦,去努力,去圆梦,去寻梦,去争取,梦破灭了,我再编一个梦去圆梦,实现了我又继续编梦,编梦,破灭,编梦,实现,人生就是如此。充满希望。朋友们,到动物园去看,孔雀什么时候最好看,开屏,孔雀开屏最好看,孔雀开屏过后你不看它的正面,你到它背后去看看,一点都不好看,前面开屏完了,后面光秃秃的好看吗,你不看正面,到它后面看,你说孔雀太不好看了,光秃秃的前面最好看的你都不愿意看。

  第五个方法是善待人生机会,有人说智商高的人会发现机会,情商高的人会抓住机会,逆境商高的人,会不轻易的放弃机会。我们要说,训练我们的情商要善待人生的机会,特别是要多给一次成功的机会。

  爬起来比跌倒多一次,就成功了。多给他几次机会,一次机会,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一份浓浓的深情啊,谢谢大家,谢谢。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 上一篇文章: 《智商之花为谁开》 曾国平

# 下一篇文章: 《智商情商手拉手》(上) 曾国平

疾病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前一段时间咳嗽了近20来天,吃了3副药不见好。后来不去看医生,去买枇杷止咳露来喝,结果喝了拉肚子。我干脆什么药都不吃了。等了一两周,现在基本上没事了。看来,对自己的身体,不要把它宠着了。思想上坚强一些,疾病自然就跑了。

    当然,大的方面还是要把握,不过是不要太细了。

    究竟这个“理论”如何,有待时间来检验。

奇怪的硬盘错误

  今天,帮同事安装一个win xp,用克隆的方法到80%左右停止,报告硬盘错误;用安装的光盘也不行。格式化,查错均没有发现错误。

  后来,试着把硬盘格式化成fat格式(原来为fat32),安装成功。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

  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硬盘格式。

Linux 的选择与《完全用GNU/linux工作》(转帖)

为什么用linux?这篇文章给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可以来参考一下。

(转自:http://www.blogchinese.com/user1/110/archives/2005/291198.shtml#)

Linux 的选择。

□sinpool 发表于 2005-6-2 10:45:00

     Linux似乎一直是电脑高手的玩具,令人望而却步。可是身为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我,一直想感受她的魅力,可是,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学习道路,经常半途而废。自从看了下面这片文章,才使我决心学好linux了。以至于到现在,我基本就是在linux下工作和学习了。对于文中的观点褒贬不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只是希望那些向我一样对linux感兴趣,而又不知道如何学习的朋友,也能从这片文章中得到信心和鼓励。(文中的观点属于作者)

                                                《完全用GNU/linux工作》

完全用GNU/Linux工作

作者:王垠

— 摈弃 Windows 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发掘 Linux 身上的 UNIX 气质

我已经半年没有使用 Windows 的方式工作了。Linux 高效的完成了我所有的工作。

GNU/Linux 不是每个人都想用的。如果你只需要处理一般的事务,打游戏,那么你不需要了解下面这些了。

我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由软件份子,虽然我很喜欢自由软件。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推行自由软件运动的,虽然我觉得自由软件运动是非常好的。

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比较 Linux 和 Windows 内核效率,文件系统,网络服务的。我现在是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一个开发者来说话的,我们的讨论是基于操作,应用层面的。是为了告诉大学里还不了解,或者不理解 UNIX 的科学工作者和大学生,UNIX 比 Windows 更适合用于科学研究工作,请大家理解 UNIX 的工作方式,不要用 Windows 的标准来要求 Linux,而要用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 UNIX 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我显然是反对在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推广 Windows 的。我也反对在对“娃娃” 们的计算机启蒙教育中使用 Windows。因为 Windows 不论从技术上,经济上,思想风格上都是与我们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的。Windows 的流行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爷爷一级的人当然已经不可救药,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下一代继续走上歧途。

UNIX 不是计算机专家的专利

当我建议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用 Linux 的时候,很多人说:“UNIX 是计算机系的人用的,我们不能理解。” “UNIX 是男孩用的,我们女孩不用。”

但是其实世界上的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几乎用的都是 UNIX 作为他们的电脑工具。就因为它简单,可靠,稳定,强大,有趣。甚至很多时候 UNIX 就是唯一的选择。

你说:“我们都会用 UNIX 的话,你们计算机专业的人还用来干什么?” 很容幸的告诉你,计算机专业的有一部分人就是专门为你们提供这样强大而方便的计算机工具的。如果他们制造的工具只有自己会用的话,那这个工具还有什么用?

理解 GNU/Linux

不要用 Windows 的标准来要求 Linux。

由于GNU/Linux这个词太长,下面如果没有特别指明,“Linux”就是指“GNU/Linux”。

在这个年代,恐怕没有人需要我来介绍 Linux 是什么了吧?如果你觉得“Linux 只不过是跟 DOS 差不多的东西”,那请问问你旁边的 Linux 用户,Linux 到底是什么?

那为什么我还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因为,我发现还有很多人不不理解 Linux 和 UNIX,虽然他们也在用它,但是他们有时会问:“为什么 Linux 不能像 Windows 那样 ……?”,“怎么Redhat Linux不能 mount NTFS 分区!”,“Linux 下用什么整理硬盘?”,“什么时候OpenOffice才能完全兼容Word文件啊?”,“现在还有什么Windows能干的事情Linux干不了的?”……

他们有40G的硬盘,却只为 Linux 分配了2G空间,有时还抱怨“这个东西怎么占这么多硬盘!” 似乎 Windows 该占用大部分硬盘。他们把重要的数据装在Windows的分区,似乎信不过Linux。他们总是到处寻找新奇的,好看的GUI程序,对命令行的东西一概不屑一顾。他们对 Drag&Drop,菜单配置,自动升级非常感兴趣。他们如果找到一个很像 Windows 程序的 Linux 程序,一定会很高兴的说:“哈哈!Linux 也能……了!” 如果Linux在某种测试中胜过Windows,他们会高兴得跳起来。他们没有办法用Linux解决问题的时候,甚至用 Wine来运行Windows程序。有时实在没办法,只好重起到 Windows,或者干脆省得麻烦,在 Windows 下装一个 VMWare 虚拟一个 Linux 玩。

你如果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说明你的思想受到了 Windows 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误导。你没有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存在于 Linux 身上的 UNIX 思想。你支持 Linux,你喜欢 Linux,你能从中感觉到快乐,这非常好。你现在只需要明白的是: Linux 从来就不是一个玩具,它是天才UNIX的后代。UNIX 是自晶体管发明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它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比 Windows 的设计出色。

你要体会什么叫做“设计”,一个糟糕的设计并不是到后来缝缝补补就可以变好的,而一个出色的设计,不但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且可以影响到后来者。一个出色的设计配上一个出色的实现,那就是非常出色的发明。Linux 就是这样的一个出色的发明。Linux 并不需要追赶 Windows,也不需要打垮微软。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整个计算机世界,还人们自由,给人们乐趣和方便。

Unix 是简单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天才也能理解这种简单。

UNIX 的设计者 Dennis Ritchie 说: “Unix is simple. It just takes a genius to understand its simplicity.”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是一个天才,但是我却勇敢的把 Windows 完全删除掉,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的时候努力用 UNIX 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寻求 Windows 的帮助。现在我体会到了 UNIX 的思想和好处,我可以用比 Windows 高效几倍的效率工作。因为我相信这样的信念: “Windows 能办到的事 Linux 一定能办到,而且办的更好。”

这小节开头的话应该改成:“Unix 是简单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天才或是计算机专家。但是在这个冲斥着 Windows 错误观念的世界,你需要信念和勇气才能理解它的简单。” 我下面就告诉你一些我理解到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微软在国际科学领域是根本没有地位的。

微软的地位

微软的名声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学里,特别是在计算机系里之坏,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我认识的 MIT,Stanford 的教授,贝尔实验室的专家,甚至一个欧洲小国的高中计算机老师都绝口不提微软的名字。在他们眼里,微软只是一个没有真技术,专靠在落后国家商业宣传和垄断经营的小公司。这个“小”并不是说它人少,钱少,而是说它先进技术少。

我上次和王益合作写了一个算法演示程序,那个算法是贝尔实验室一位科学家Steven Fortune很天才的发明,为了程序能够被身边大多数人使用,我们选择了 VC+MFC 作为平台。我在分析算法时还得到 Fortune 很热情的鼓励,寄给我一份资料,还多次回信耐心的给我讲解了很多细节。但是程序完成之后,我把样品发给 Fortune,他回信说:“对不起。我机器上没有 MFC。” 话说的很客气,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了他对 Windows 的不屑。然后我把 MFC 静态编译进程序再发给他,他就没有再回信了。他显然不是瞧不起我,而是确实有难处。

你能感觉到这位科学家对微软和 Windows 是什么态度了吧?不是反感,而是他心里根本没有 Windows 这个东西!微软在高科技领域没有发展,那么它怎么生存呢?到发展中国家去发展一下,他们的人民还对电脑一无所知,我说不定甚至可以打入大学的计算机系呢。我送他们软件,我捐钱盖大楼,我出钱找图灵奖获得者来演讲,让他们觉得我们都是科学家!

好了,现在全国的大学包括清华,几乎所有人机器必装盗版 Win2000,Office XP,学校的选课系统是非IE不能正确浏览,论文用 Word 编辑,演示用ppt做,email 的通知附件是 doc 文件,你不用 Word 打不开,连 863 项目都用 VC 写程序了。我很久以前就看到一份报纸说,“微软为什么不严厉打击盗版?” 这篇文章说,微软非但不打击中国的盗版行为,而且有放任之趋势。放长线吊大鱼,“以后我要你们加倍的来还我!” 确实如此,它的目的快实现了。

Windows 笼罩下的中国计算机教育

说句丢脸的话,比尔盖茨很久以前是我的偶像…… //blush

在中国,比尔盖茨被很多人奉为神圣,“少年电脑天才”,甚至有的人提到他的名字就做出“抱拳对天”的姿势。很多人谈到微软的“新技术”,“高科技” 都是眉飞色舞。各种“VC编程圣经”,“深入了解 Visual C++”之类的书,在开头几页都会出现非常肉麻的字眼,“在那团团的混沌中,一个开天辟地的精灵,Windows 1.0,诞生了……”

微软的软件被这么多人盗用,那么人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盗版程序的呢?先看看电脑培训班,教的都是一些 DOS 命令,打字,Windows 基本操作,Word 文档处理,PowerPoint,高级班可能有 Excel,Access…… 参加各种微软认证考试,MCSE,MSDE 的人络绎不绝。考试辅导班都贴出了“280元,考过为止”之类的字样。考试参考资料更是昂贵,有些电脑书店整整两书架都是“Microsoft Press”的东西。我有个同学参加认证考试,每门考试都要200多元。而且你一次考不过可以再考,又要交钱。他后来还津津乐道跟我说,看我,花了 XXXX(一个四位数)元考过了微软认证,得到一张比尔盖茨亲笔签名的证书和价值6000元的 Windows XP 内部发行版。

“电脑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再来看看娃娃们学的是什么。大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了电脑之后,他们首先就会装一个盗版的 Windows,然后买来盗版的游戏开始玩。如果哪个孩子会用 Delphi 编程序,那可不得了。报社记者,电视台争相报导,说,某某学校的初中生某某,在别人都还在玩电脑游戏这种“初级阶段”的时候就已经用 Delphi 写程序了。镜头还瞄准了他显示器上面的像框中的比尔盖茨头像!

我刚进入大学计算机系时还不懂得什么是操作系统,因为我以前只用过“中华学习机”。看到新入学的同学们各个谈论的都是 “Windows 95”, “VC”…… 我简直觉得我落后了好几十年一样,整个一土人,根本跟他们答不上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比较熟的同学问了一下:“你们天天谈论的瘟95是什么啊?”答: “win95就是一个操作系统,跟DOS是一类。”“朵死是什么?” “你连DOS都不知道是什么?别在计算机系混了。” 学校上课当然不讲 VC编程之类的东西,但是上 Pascal 的老师有一次就说:“嗨,我们学校真是落后。现在别人都用 C, C++,甚至 VC 了,我们还在讲 Pascal。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VC课啊。你们出去也是要用VC的,只好自学了。” 于是,有些同学很多时候上课都捧着一本很重的 “Windows 编程大全”之类的书,根本没有听课。吃饭时就念念有词的跟我说,“代码的优化是无止境的”,“匈牙利命名法真是伟大的发明” …… 这就是中国很多大学计算机系的情况。

感觉到无知了?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微软长久以来埋下的伏笔。它要让无知的大家都把它奉为神圣,它要让支持UNIX,Xwindow的人一旦说 UNIX 好,Xwindow 好的时候,都被一群人围着说教:“这个 Windows 也能做到”,“你对 Windows 有偏见”,“微软才是主流啊”,“你敢瞧不起 win2k?”,“.NET 就是世界潮流”,“微软的毕竟是新技术”,“有钱就是有技术”…… 甚至在一番论战比较后败下来还是要说:“Windows 性能差点,但是易用性强”,“Windows 是老百姓用的,要求别那么高”,“微软那么有钱,以后想超过 UNIX 还不容易吗?”……

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教育

我前段时间在 USENET 发文问有关 Scheme 语言的问题时,认识了一位丹麦人。他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并且建议我阅读一些很“深奥”的有关程序语言语法,文法的书,他告诉我很多网站可以学习 LISP,Scheme,人工智能,算法。他叫我看 Jonathan Rees 的论文 "Syntactic Closures"。他还打包给我寄过来一份 MIT 的 "How to Design Programs"。他说他在自己的 PC 机上装的是 Linux,他用 Emacs 编辑,运行 Scheme 程序。他对 Emacs 的了解和爱好真是使人惊讶。他大学本科毕业时做的毕业设计是一个 Scheme 解释器。这对于我来说是望尘末及了。

他是那么的不厌其烦,我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详细的回答。我有时都觉得过于详细了,怎么这么耐心啊?我觉得他似乎是我的高中老师。他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好奇的打听了他的情况。原来,他是丹麦一所普通高中的计算机老师。

他说他在高中里讲授程序设计和算法,计算机语言文法。他说用 Scheme,他的学生不用再为内存泄漏等程序语言本身的问题而烦恼,而专注于问题和算法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天哪!为什么欧洲出现那么多数学家,几何学家?你看看别人重视的是什么!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沿着弯路越走越远!

微软和它的朋友们的如意算盘

下面来看看微软的收入是怎么来的。首先,Windows 98系列操作系统,一个就是 100 多美元,每次升级又是几乎同样的价钱。Windows NT 还要贵几倍,而且有用户数目限制,5个用户的,10个用户的…… 以后如果要增加用户数目还要按比例付钱。

花了如此多钱买来的操作系统就能用了吗?它竟然连压缩程序都没有提供!你装上 Windows 之后一般第一件事就是去下载一个 WinZip 吧,“只要 29 美元”。Windows 会中病毒啊,马上花 70 美元买一个 Norton AntiVirus 吧。还有黑客呢?再买一个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好了,100 美元。系统需要优化,磁盘需要整理,买一个 Norton System Works 是你最佳的解决方案,100美元。

可是你现在还是不能干正事啊!你想要一个 Word, PowerPoint?那就买一套 Office XP 吧,一起买便宜些,$459.90。

那些程序不会用啊!那些菜单怎么设置,到底有什么功能啊?看“帮助”也学不会。买本书看看吧,我推荐 “Special Edition Using Microsoft Office XP”,不贵,$27.99。这本书里面大部分是屏幕抓图,还是买一本旧的比较划算,$17.85。

你如果只是当个秘书,上面的差不多还凑合了。可是你有更高的追求,你想成为 Windows 程序员。首先买一个 Visual Studio.NET 吧,要不然怎么编译程序。$494.95。

为了紧跟微软动向,世界潮流,不能不注册个 MSDN 什么的吧?这个贵一点,不过物有所值啊,$2,799。

嗯,你现在已经是上层阶级,白领人士了。你现在可以像这样“自由”的,“安全”的生活了:

为什么要反对使用 Windows

很多人都说不应该完全否定 Window,Windows 也有它的长处。不应该骂微软。

对。Windows 容易操作,适合普通用户。如果微软把它自己定位在 P&G,Philips 那样的地位,能够给我们的百姓提供周到的,完善的,价廉物美的服务。那我肯定是很喜欢它的。

但是从上面的种种情况说明,微软是一个野心极大的国际垄断组织!它的产品没有一个是不出问题的:Windows 不稳定,容易中病毒,而微软不为大家免费提供杀毒软件。我就是要让你们花钱买我的朋友 Symantec 的杀毒软件,谁叫你们已经上了我的贼船?这叫什么售后服务啊!

你买来微软的程序,安装的时候一般都有一个协议,说:“由于微软的程序造成你的数据损坏或丢失,微软概不负责。” 我想很多人肯定觉得这个不合理,不想按那个 "I accept"。但是你的软件买都买来了,钱都花了,现在一按 "I decline",安装程序马上就会退出。你只好被迫点击了 "I accept"!这不是不平等条约吗?

我已经目睹了好几个朋友的文档被 Microsoft Word 损坏,有的是编辑了十多天的30多页的论文,有的是费了很大工夫做出来的个人简历,那个朋友为此失去了到自己向往的 P&G 工作的机会。就在他要投简历的前一个晚上,就在那一瞬间…… 不知道他痛哭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要投诉微软,可是谁叫我们用的都是盗版呢,况且你还点击了 "I accept"。

微软仗势已经占有大部分PC市场,制定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微软的标准”,以不合理的方式压制其它公司的软件,这个问题已经在美国司法部闹了很久了。他甚至在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中放置能够通过网络泄漏用户信息的代码,以至于 Windows 刚进入澳大利亚时被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使用。

有些人说:“微软毕竟开创了一个历史,造就了今天的 IT 行业。” 但是,如果没有微软,我们今天早就用上非常稳定,非常可靠,非常方便,非常“傻瓜”的软件了!微软是阻挡信息技术发展的罪魁祸首。

微软的程序的工作方式(注意,我只是说操作方式,病毒的事情另外算)确实适合于一般家庭,上上网,发发邮件,打打游戏都不错。可是微软却要把自己包装成什么 “高科技”企业,要在世界各地设置“研究院”,在大学计算机系赠送不适合用于科研的 Windows 产品,甚至出钱请图灵奖得主来中国畅谈“二十一世纪的计算”,还在大会上宣传自己的 .NET 技术。非要把别人认为自己是科学的,自己是领导世界高科技的。但是呢?它什么高科技也没有。欧洲,美国,哪一个关键部门在用微软的东西?NASA? DOE? CERN? 你仔细想一想,微软的程序对人类到底有什么重大作用?

什么是 Windows 能干而 Linux 干不了的事情?

“Windows 能干而 Linux 干不了的事情,那就是不需要干的事情。”

有个朋友看我半年没有用 Windows,有时就会问我:“你只用 Linux,有没有发现有些 Windows 能处理的事情 Linux 干不了?”

我回答说:“Windows 能干而 Linux 干不了的事情,那就是不需要干的事情。”

Windows 能做的有益的事情 Linux 都能做

Windows 下的某些功能确实是我们需要的,那么 Linux 的开发者们和用户也需要这种功能,他们就会去实现这种功能,而且比 Windows 的方式好得多。由于大多数科学家,工程师用的都是 Linux 或者某种商业 UNIX, 所以几乎所有商业的科学工程程序,比如 Matlab, Mathematica, AutoCAD, Candence的,Synopsys的,Avant! 的……全都是先有 UNIX 的版本(包括 Linux),然后再考虑移植给 Windows,甚至根本不移植给 Windows,因为 Windows 的机器一般没有足够的能力运行这样的程序。你不要以为只有 Windows 才有 PSpice, UNIX 的 HSpice 要好得多,而且可以运行在大型主机上。当然它们不是免费的,但是它们值那个价钱。

但是 Windows 下有些东西在 Linux 下没有很相似的,或者你找到很多类似的,但是它们每一个比起 Windows 的那个程序都要差很多,那么原因有两种可能性:

有一个完全类似的程序,但是由于它乍一看不漂亮,被你忽略了。

而其它程序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它们是一些初学编程的人写的。现在由于 Gtk, Qt 的诞生,Linux 下开发图形界面程序极其简单,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随手编出一些漂亮不中用的程序。如果你整天寻找这样的程序挑来挑去,永远也找不到你满意的。当然也有一流的程序用 Gtk 和 Qt,比如 GVIM 就可以用 Gtk 作为图形界面,我还知道 Synopsys 一些程序用了 Qt。

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从外表区分一切。结果优秀的 FVWM, lftp, Mutt, wget 都被我忽略过。当我找回它们的时候,我是那么的羞愧不已,它们现在都是我的朋友 我第一次看到 FVWM 觉得它只不过是一个有很厚很难看边框的东西。可是现在,我的同学看到 FVWM 都说:“哇!真漂亮。”

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甚至更好。

很多人很关心 Open Office, Star Office, AbiWord, ... 他们多么盼望有一天某一个 Linux 程序能够完全兼容的打开一个复杂的 doc 文档。但是你永远也不可能有那一天。为什么呢?因为微软为了占有市场,必定不会让其它系统的程序能够完全兼容它的文档格式。它一定会不断变化 doc 文档的内部结构,隐藏一些秘密,让其它公司的程序打开 doc 文档时总是有某种问题,从而你必需购买 Microsoft Office 和 Windows。

你应该想一下,那么多的高智商的大学教授,科学家,学生,他们用的都是 Linux 或者其它类型的 UNIX,他们没有 Word 可用,怎么处理文档呢?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像 Open Office 的程序出现,难道大家没有办法写文档吗?

显然不是这样。你看看那些高水平的学术杂志,论文,那些大学教授的网页,那些漂亮的幻灯片,它们是什么做的?原来 UNIX 用户早就有非常方便的 troff, LaTeX, SGML 等东西可以处理文档,而且它们比起 Word 都要高明的多。Word 显然被这些大拿忽略了,以至于很久以来没有人想在 Linux 下开发一个类似 Word 的程序,除非某些公司想抢微软的饭碗。

很多人留着 Windows 在硬盘上的原因无非是为了用 Word 和 PowerPoint。我见过一个教授,他的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上除了 PowerPoint 什么都没有。有一天演示的时候,他指着堆乱字符说:“对不起,这是一个公式……怎么每次都是这样……” 其实有比 PowerPoint 好几百倍的东西可以制造幻灯片,你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制造世界一流效果的论文和幻灯片。你待会儿可以看看我的TeX网页,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可以完全离开 Windows。

Windows 能做的那些没用的事情 Linux 永远做不好

电脑游戏

有些人说 Linux 下不能玩 Windows 下所能得到的所有游戏。的确,Linux 下虽然也有少量的游戏,比如 Quake。但是它没有 Counter Strike, 没有 Star Craft, ……

并不是说电脑游戏不该玩,但是应该适可而止。电脑是用来处理事务,帮助你学习,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玩具!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中,而不出去感觉外面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冷酷,越来越缺乏人情味。你与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你可以在 CS 里杀人,你可以在 Tomb Raider 里探险,你甚至可以在 Tony Hawk's Pro Skaters 里滑板…… 但是 It's not real!你虽然有很高的“反恐技巧”,但是遇到歹徒的时候,你是那么的怯懦;你虽然控制 Laura 伸手敏捷,但是你打篮球的时候怎么总是被人断球?你虽然可以轻易的在 THPS 里作出一个 "360 kickflip to hangten grind to fakie",但是你踩在自己的滑板上的时候还不会 ollie!

说回来,如果你偶尔玩一下电脑游戏未尝不可。但是世界上有远比 Windows + PC 更好的游戏方式。Sony 的 PlayStation2, SEGA 的 DreamCast, Nintendo 的 N64,Namco 的街机……每一个都比 Windows 游戏精彩,每一个都有如此高的3D性能,以至于 Pentium4, Itanium + GForce4 都无法与它们比美!

Linux 的用户们都是关心解决世界的关键问题的份子,他们哪里有时间用自己的机器来玩游戏啊?他们每天用Linux 高效的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到阳光下享受自然去了。要玩游戏也是玩一些类似推箱子,贪吃蛇之类的智力小游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 Linux 几乎没有游戏了吧?

“整理硬盘,优化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仅次于有关“病毒”的话题。相信很多 Windows 用户都有整理硬盘的经历。在很多 Windows 用户眼里,“硬盘用久了,会出现碎片,速度会减慢,需要一个程序来整理,整理硬盘的时候不要做其它工作”,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也曾经津津有味的看着 Norton Defrag 一点一点的把我的硬盘排序,调整,用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然后报告:“100% 没有碎片。你的硬盘现在已经达到最佳状态。” 我现在才发觉我那时是多么的幼稚。

Linux 和 UNIX 用户似乎从来没有“整理硬盘”这种说法呢?你觉得很奇怪吗?如果你觉得很奇怪,那说明你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微软的垃圾程序禁锢了。你需要明白,UNIX 的大型主机很多必须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又1/4天不停运转的,要是每个星期都要整理一次硬盘,在整理的时候几乎不能干任何事情,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Linux 机器根本不用整理硬盘,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看到过 Linux 用户整理硬盘。Linux 的文件系统是比 Windows 的 FAT, FAT32, NTFS 高明得多的文件系统,它们不但可以对文件设置权限,实施完全的保护,而且可以“越用越整齐”,“越用碎片越少”!你应该把文件大部分放在 Linux 的分区,而不是 Windows 分区,因为它比 Windows 分区可靠得多。

还有更滑稽的事情就是有很多“Norton System Doctor”,“Windows 优化大师”,“超级兔仔注册表魔法” 之类的程序存在,而且价格昂贵。似乎一个操作系统本来应该有很多问题,需要别的厂商做程序来“优化”它,而且为了得到优化,你需要付钱!这些问题 Linux 根本就没有,所以不需要什么优化。Linux 内核本身就是高度优化的。

IDE

有些人在抱怨为什么 Linux 没有一个良好的 IDE 开发环境。Linux 现在已经有一些 IDE 了,但是总是有很多问题。你是不是正在寻找,正在期望 Linux 某一天可以有一个VC那样的开发环境?你有没有发现你正在进入微软给你设下的怪圈?你为什么一定要用 IDE?你说:“IDE 开发迅速,调试方便,适合大型程序……” 那说明微软的程序在你脑子里已经比较根深蒂固,你需要好好清醒一下了,看看我来告诉你。

高明的 UNIX 程序员不用 IDE,IDE 从来就是给初级 Windows 程序员用的。

你看看大型的 UNIX 程序,包括 Linux 内核,各种网络服务程序,Xwindow 程序在内,哪一个是 IDE 搞出来的?我们实验室的 EDA 程序也没有一个是 IDE 弄的,我还知道 Candence, Synopsys,Mentor 的高性能的图形界面 EDA 程序也都不是 IDE 写的。你信不信,微软的人在写 Windows 本身的时候也根本不用 IDE。微软内部程序员最喜欢的编辑器其实是 VIM,用 VIM 的微软程序员上次向乌干达的可怜儿童捐助了1000多美元,这是值得称赞的。

有一次某杂志采访一些出名的 Linux 内核程序员,包括 Linus 在内,没有一个人用 IDE,有的人用 VIM,有的用 Emacs,只有 Linus 说“GNU Emacs is evil”,但是其实他用的是一种跟 Emacs 有同样键绑定功能的 MicroEmacs。大家都是用编辑器编辑了程序文件,然后用 make 这样的自动工具调用 gcc 编译器完成编译工作的。甚至高级的 Windows 程序员也不用 IDE,他们可以从命令行调用 cl,nmake 来编译自己的程序。虽然这样的 Windows 程序员很少,但是他们却是最了解 Windows,最高明的 Windows 程序员。

为什么 UNIX 程序员不用 IDE?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体会到 UNIX 的设计思想了。首先,一个 IDE 集成了编辑器,编译器,汇编器,调试器,跟踪器…… 这个编辑器功能肯定比不上 VIM 或 Emacs,编译器比不上 GCC,汇编器比不上 as,调试器比不上 gdb, ddd, 跟踪器比不上 strace, ltrace, truss。你得到的是一套整合的低能的程序。如果你对调试器的功能不满意,你只好换用另外一套 IDE,但是这套 IDE 的热键,菜单,编辑器功能,按钮…… 跟原来那个有很大不同。你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熟悉新的环境,而不能保持原来的某些东西。

而在 UNIX 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用你最喜欢的 VIM 编辑程序,你在 VIM 里可以调用 GNU make,make 可以调用 gcc, ld, ... make 的出错信息可以被 VIM 捕获,VIM 能帮你在源程序里定位。你如果喜欢 icc, 你可以让 make 用 icc 而不是 gcc。你如果觉得 gdb 跟踪变量时比较麻烦,你可以用 ddd 来显示各种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你还可以在 Emacs 里调用 gdb,那样就可以同步显示源代码了。而且 VIM 和 Emacs 还可以编辑很多其它东西,比如信件,LaTeX 文档,HTML,配置文件…… 你不用另外找一个什么编辑器来干这些杂活了。很多程序比如 Mutt, tin 都可以在内部使用 VIM,这样就更方便了。实际上 make 在其它方面还能帮你很多忙,我的每一个比较大型的 LaTeX 文档都是用 make 维护的。

Linux 能干的高精尖的事情 Windows 都干不了

当然有很多事情是Linux/UNIX的专利了。因为 Windows 只能装在 PC 机上,好像以前也有 Alpha 可以使用 Windows NT,但是就是没见到有人用。PC 机的能力是很低的,像我们编程序处理 NP-Hard 问题的人,用 Windows 的机器显然速度不够,而且有时一个问题算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Windows 机器是以“死机”著称的,我们怎么能放心?

所以几乎所有科学计算程序,EDA 程序,高性能图像处理程序都不是 Windows 的。他们有时也会移植一些给 Windows,但是常常降低那些程序的能力。你比较过 Windows 版本的 Mathematica 和 Linux 的有什么区别吗?

IBM 制造的最大的并行计算机有 8000 多个处理器,Windows 不可能有能力管理这么多处理器,它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答案是 Linux。

《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的三维动画,那么细腻逼真,Windows机器能做出来吗?不行。那也是 Linux 机器做的。

民航总局用来训练地情人员的虚拟现实训练设备,Windows 当然无能为力。那都是商业的 IRIX 机器。

UNIX 是最早支持 TCP/IP 网络协议的系统。它上面有很多可以互相协作的网络服务程序,它们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修订,已经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而就在 1997年,微软的比尔盖茨还在扬言:“Internet 是没有前途的。” 微软的这个“远见卓识”大家应该都已见识,它后来加上的网络服务程序IIS 漏洞之多,让公安部都频频发出警报,大家也是见识了的。

其实你知道了,Windows 没有一样有用的事情能比 UNIX 干的更好。

Linux 干不了的有用的事情 Windows 照样干不了

当然 Linux 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能干的事情,电脑也有干不了的事情。但是 Linux 干不了的事情,Windows 肯定也干不了。这些事情就是我们需要探索,需要努力的事情了。在你探索的过程中,Linux 必定是你的好伙伴。

不要把Linux和Xwindow掩盖起来!

不要把我们的用户当成傻瓜。

什么?你早就知道 Windows 是垃圾?噢!你怎么不早说呢!害我废话这么多。嘿嘿。

“好了。你知道 Windows 是垃圾,你现在用什么?”

“Linux + Xwindow”

“那我问你,Xwindow 是什么样的?”

“不就是跟 Windows 差不多吗?只不过 'Start' 按钮比较方,而且上面不是一个 Windows 标志,而是一个脚丫子。点击一下居然还有很漂亮的中文菜单。我喜欢!”

“你知道什么是‘根窗口’吗?”

“不知道。从来没听说过呢?”

“根窗口就是遮盖整个屏幕的那个最大的窗口。”

“哪儿有什么窗口啊!我没有看到呢?”

你发现了问题吗?这些 Linux 用户说是在用 Linux 和 Xwindow,但是他们对 Linux 和 Xwindow 几乎完全不了解。很多人用了那么久 Xwindow 都不知道根窗口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其实按钮也是窗口,不知道窗口管理器和其它程序有什么关系,大家都以为窗口上面的按钮是程序自己放上去的,不知道窗口的 “class name”,“resource name”是什么东西。他们也不知道 .Xdefaults 是用来干什么的。特别是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 Xwindow 的字体是如何命名的,什么是 fontset,有了一个新的字体也不知道怎么安装。

他们被遮在 Linux 之上的一层一层的包装迷惑了,他们等待有图形界面的工具来帮助完成一切事情,他们认为 Linux 跟 Windows 一样,只是麻烦一点。他们知道 Linux 内核很好,但是他们感觉不到 Linux 和 Xwindow 在操作层面的天生的先进性,随后不久就把 Linux 完全删除掉了。你发现没有,要用户理解 UNIX 和 Xwindow 的操作层面的先进性,才是留住用户的最好办法。如果用户体会不到操作时的方便和高效,内核再好他们也不会理会。

但是用摹仿 Windows 的作法来吸引用户,永远会失败的。因为 Linux 如果摹仿 Windows 那一套低效率的方式,那么 Linux 的这套“低效率方式”永远比不上 Windows 的那一套“低效率方式”。那么用户就会说:“这个 Linux,没有一样比的上 Windows。”

Linux 天生就是继承了 UNIX 的高效的工作方式,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掩盖起来?我们为什么只告诉用户 KDE 的菜单怎么用?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早期的 Xwindow 书籍那样第一节就告诉用户什么是 X server, 什么是 X client,什么是 Window Manager, 什么是根窗口。第二章就告诉用户窗口有哪些属性,什么是 classname, resource name, hint,怎样使用 .Xdefaults, xrdb ……

在这里我又不得不说一下那些 Linux 的发行公司和写书的人,他们把 Linux 和 Xwindow 包装起来,却没有从基本上告诉用户 Xwindow 的工作原理。很多书籍讲授的层次就是在 Gnome, KDE 的菜单操作的层次,靠大量抓图来占篇幅,“繁荣”Linux 书籍市场。

现在很多人已经把能够利用别人的库写出一个好看的程序作为自己编程水平的象征。在这个“图形化”,“可视化” 的年代,你如果还在用 troff, LaTeX 写文档,你还在用 VIM 自己编辑 HTML,用 Mutt 处理邮件,你还在用文本模式的 gdb 调试程序,你还在用 Xlib 写程序, 你还在用 tin 上 USENET,你还在自己写 Makefile,写机器代码,你还在玩 Clossal Cave 这样的字符模式冒险游戏,那你就是老古董。

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虽然你是一个坚决的 Linux 支持者,但是你的思想是 Windows 的思想。你认为图形界面,菜单,按钮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可以给你高效方便。你还是没能摆脱微软给你的潜移默化的东西。你其实离不开 Windows 那样的环境,你迟早会删掉自己的 Linux。

GUI vs. CLI

做一个坚定不移的“两面派”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热血沸腾?两派大虾都可以围攻我了:

GUI派用户:“哇!我一看你这小子就是 CLI 的。要不然自己写什么 Makefile?用什么 Mutt?”

CLI派用户:“切~ 你还用 X!高手都不用 X。你是 GUI 那边的。”

可怜的我:“555~~ 你们都不要我~~ GUI 和 CLI 就那么水火不容吗?”

计算机界这样的门派之分还很多。很有特点的就是 CLI 和 GUI 了。CLI (Command LIne) 的狂热份子声称永远不用 X。我上次在实验室看到一个同学用一个 SecureCRT 登录到 Sun 机器,然后用一个 vanilla vi 编辑程序,我建议他启动一个 GVIM 过来显示在 Exceed 上可以有语法加亮。但是他坚决反对,说:“高手不用X。你想想,要是我在一个很慢的网络连接怎么用 X?而且好多服务器没有装 X 程序。”

但是我们实验室的网速可够快,Windows 机器都有 Exceed 啊,而且 Sun 机器有全套 X 客户程序包括 GVIM。他说他是 CLI 的坚决拥护者,但是他却在用 Windows,他后来打开了好几个 SecureCRT,每次从文本框输入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从下拉菜单选择 "SSH2",然后点击“Connnect”。他还不断的夸SecureCRT是“网络管理员投票选出的最受欢迎的登录方式”。老天,SecureCRT 本身就是个 GUI 啊,他其实没有明白 Xwindow 的好处。

你说我是 GUI 的?我虽然很少在 console 下工作。但是我对 bash, VIM 很熟悉,我可以让 bash 按照我的键绑定方式来工作。我可以在 rxvt 里使用 Mutt 来收发 email。我的每个桌面上都常常堆放着一打不同大小的 rxvt。我用 VIM 编辑 LaTeX。我自己写 Makefile 来维护 LaTeX 文档。我有时用 mpg321 来放 mp3。我上BBS用的我自己写的 expect 脚本。 好了,CLI 派的朋友可以收我做盟友了

你说我是 CLI 的老古董?我的 FVWM 被我配置为可以“手写操作”,我只要画一个"r"就可以启动 rxvt,我只要画一个 "U" 就可以启动 GVIM,…… 我用 GVIM 语法加亮模式编辑程序,我用 Mozilla 浏览网页,…… GUI 派的现在好像认我做朋友了

好了。CLI 派的朋友,虽然我很喜欢命令行,但是我有时在屏幕上左右画一下就可以执行:

Module FvwmConsole -terminal rxvt -geometry 45x5-0+0

-bg gold -fg midnightblue

-fn "-adobe-courier-medium-r-*-*-14-*-*-*-*-*-*-*"

你是不是现在又想把我逐出师门?

GUI 派的朋友,虽然我很喜欢窗口。但是我可以在 FvwmConsole 里输入:

All (rxvt) MoveToDesk

把我所有的 rxvt 移动到我现在工作的桌面。“这家伙,怎么这么快就叛变了!”

其实何必分什么 GUI 和 CLI,UNIX 和 Xwindow 都是工业标准,它们从设计那天开始就有非常灵活的用法,各个程序,不管是 GUI 还是命令行的都可以互相协作。UNIX 和 X 是一家,何必搞的那么偏激,非此即彼?你从我上面的行为可以看出 GUI 和 CLI 的模糊界线吗?我就是坚定不移的“两面派”。

UNIX 是简单的

“我相信简单就是最好,如果太复杂,我是不能理解的。” —Seymour Cray

很多第一次用 Linux 的人会惊奇的发现,Linux 的程序居然不用“安装”就可以运行,程序拷贝到随便那个目录都可以用,而不是一定要占用你第一个分区的空间。程序的设置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文本文件。你根本不需要什么“注册表修改器” 就可以改变系统的设置。这就叫做简单,但是简单就是美。虽然这只是 UNIX 简单性的一个肤浅的认识,你已经体会到了某些东西。

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功能弱,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简单意味着强大,意味着生命力。

我不会再继续阐述我理解到的“UNIX 的简单”,因为这个需要自己去体会。

UNIX 是永恒的

有人说:“Plan9 会取代 UNIX,Mach 会取代 Linux 内核。”

但是你如果是一个深入体会了 UNIX 的人,你就会知道:UNIX 的思想是永恒的,不管时过境迁,Plan9 是否代替 UNIX,UNIX 的灵魂都会在 Plan9 身上现形!

我为同一个设备写过 Linux 内核和 Windows VxD 驱动程序。写 Linux 驱动程序时,我对 UNIX 设计的完美的一致性,远见性所折服。UNIX 用同样界面的 read(), write() 系统调用就可以对不同的对象:普通文件,设备文件,管道,管道文件,socket,…… 进行统一的读写操作。我跟本不需要写一个测试用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对我的设备驱动进行测试,因为 cat, cp, dd, 它们也使用了同样的 read (), write(),设备和普通文件在应用程序眼里没有区别。在那个还没有 Smalltalk, 没有 C++ 的年代,UNIX 的设计者已经使用了所谓的 “面向对象方法”。对,C 语言也可以实现面向对象。

UNIX 的系统调用几十年都没有很大变化,这非但不是顽固,不进步的象征,反而是 UNIX 的远见卓识的体现!这就跟 TeX 程序几十年都不变的情况差不多。这些才是真正的永恒的 master piece! 你应该改变所有软件都必需从 0.1, 1.0, 1.1, 1.2, 2.0, ..., 3.0, 3.1, 95, 98, 2000, XP, ... 不断升级的想法。

Windows 就不同了,它在最开头只是一个 DOS 之上的图形包装而已。后来为了兼容以前的糟糕设计,不得不加上很多累赘。我写 VxD 驱动程序的时候就深有体会,Windows 95 程序对设备的操作只有用 DeviceIoControl,我不得不写了两个应用程序来对设备驱动进行测试。Windows 内核的不一致性和隐密性使我非常恼火。不过 Windows WDM 驱动程序现在也有了 ReadFile, WriteFile,…… 那说明什么?那说明 Windows 在向 UNIX 学习,或者有可能是某个 UNIX 设计人员在微软打了几天临工,顺手加了几个 UNIX 的东西进去。这样做是没有用的,Windows 从一开始就是非常糟糕的设计,它的历史的包袱太沉重了,缝缝补补有什么用?它只能永远的被 UNIX 甩在身后!

UNIX 是强大的

让聪明人干任何他们想干的事情。

UNIX 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高的灵活性,Xwindow 也具有这种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哪里呢?

UNIX 的程序一般都有很多参数,不管你现在用的着用不着,总有人需要某些参数。它们的行为很多都可以用配置文件来改变。比如 GNU bash, 通常缺省的命令行输入方式是 Emacs 方式,但是只要我编辑一个 .inputrc 文件,就可以把它变成 vi 的输入方式,而且我还可以自己绑定键序列到某些操作。我可以用 shopt 来设置它的很多特点,比如是否进行通配符扩展,是否可以把一个变量当作一个目录来cd,是否可以自动纠正某些明显的目录名打字错误 ……

UNIX 程序设计的思想是提供给用户“机制”,而不限制用户制定“政策”。这是一个重要的尊重用户的作法。

我们再来看看 Xwindow。Xwindow 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它把显示服务器和客户程序分开。一个显示上既可以显示本机上的程序,也可以显示别的机器上的 X 程序,而它们都遵守你的窗口管理器的统一指挥,它们之间可以方便的传送剪贴版数据,各种事件 …… 比如有时我的 XFree86 上会出现四个不同机器上的 XTerm,两个不同机器上的 GVIM,…… 它们统一受本机上的 FVWM 指挥。

Xwindow 程序都具有很多很多命令行参数和 resource 参数。你可以随意的在命令行或者 .Xdefaults 文件设置所有的颜色,字体,尺寸…… 而且如果你用 xrdb 把 .Xdefaults 导入到根窗口,那么其它机器上没有经过配置的同样的程序,显示到你的机器上的时候也会遵守同样的外观规定。

Xwindow 的窗口具有 Property, 也就是一些可以自己定义的共享数据(原子)。正是因为这些 Property 的存在,使得 Xwindow 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X 的窗口管理器和其它客户程序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协议,但是后来出现了 ICCCM(客户程序间通信规范),这个规范就是通过 property 定义的。现在又有人定义了一套“扩展的窗口协议(EWM Hints)”,使得 Xwindow 可以具有某些 Windows 的特征,比如一个工具条程序可以告诉窗口管理器:“这个屏幕下面被我占据了24个像素的空间,你最大化程序的时候不要越过这个界线。”

一个强大的窗口管理程序比如 FVWM,它收到这样的提示时,可以答应工具条程序的这个要求,也可以不答应。一切选择的权力在于谁?当然是用户了!一切窗口乖乖听话,FVWM 给予用户最大的尊重。

你想想,是不是有些 Windows 程序常常弹出一个窗口要你选择 "Yes or No"?你不点击它它就不下去。你觉不觉得你的程序在侵犯你的尊严?你是一个人,一个智慧的生物,怎能受到一个程序如此的待遇?

还有就是很多 Windows 程序把人当成傻瓜,而它是“智能程序”。比如,有一个程序就是喜欢把你的每句话第一个字母都变成大写,我不说它是谁了,你遇到的时候就知道了。如果连“一句话开头一个字母要大写”这么明显的问题都需要程序帮你纠正的话,人脑还用来干什么?况且如果你故意想要不大写的话,那就更麻烦了,我楞是没有从它那一大堆菜单里找到怎么关闭这个愚蠢的选项。

只有符号才能完全操纵计算机。

我们来说说很多初学 Linux 的用户。虽然他们在用 Linux,但是他们打心眼儿里是觉得 Windows 的工作方式好,他们希望 Linux 有一天能“像 Windows那样”。你说:“我鼠标一点,我菜单一拉,…… 就可以完成我的操作。” 但是我要告诉你:“Linux 从来没有摹仿 Windows,将来也不会。Linux 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工作方式就比 Windows 的先进。Linux 属于能勇敢面对符号的人。只有符号才能完全操纵计算机。”

看看优秀的 UNIX 程序,XFree86, FVWM, VIM, Emacs, proftpd, Mutt, wget, tin, ... 没有一个不是用配置文件来设置选项的。为什么这些程序没有方便的菜单可以用来配置?难道它们的设计者就那么低能,连个图形配置界面也写不出来?

当然不是。因为图形界面配置方式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而配置文件和程序语言的表达能力却是无限的。用图形界面配置这些程序的话,如果你想达到配置文件的效果,你需要成百上千的菜单,checkbox, radio button, ... 到时候你根本没办法找到你需要修改的地方了!而各个程序的配置文件的语法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一般就是一些命令,设置一些变量,参数,…… 一旦用会了一个,其它的也就容易理解了。如果你用惯了 awk, sed, Perl,你会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自动化啊。

鼠标虽然是很好的工具,但是它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光用鼠标就让电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它毕竟只有3个按钮。看看我的MetaPost页你就能体会到鼠标的这一弱点。所以我们虽然很喜欢鼠标,但是却不能完全依赖它。

各个小程序的完美配合

这就是UNIX最重要的特点了,它就是UNIX设计的思想。让每个程序只具有一项专门的能力,然后让它们合作。Xwindow也继承了这种好传统。

这恐怕就是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望尘末及的地方了。UNIX 程序设计之统一,配合之完美,真使我难以置信!shell, grep, find, awk, sed, make, Perl, Emacs, vi, tin, Mutt, ... 它们是那么的具有一致性!你一旦学会了 sed 的正则表达式,其它程序基本上都能用了。你一旦学会了 vi 和 VIM, 你会发现它的操作是那么的有规律性,似乎vi的设计者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设计好了 VIM 在今天的完美而统一的操作方式!而且vi的操作还体现在 Mutt, tin 等很多程序中。你甚至可以把 bash 设置为 vi 的输入方式来输入命令行,我就是这么做的。一个程序可以调用另外一个程序来得到数据,可以把数据交给它处理后返回来,可以在自己的窗口里“嵌入”另外一个程序。

在 Windows 和其它非 UNIX 操作系统中,这种合作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在 Windows 下使用 Perl来进行一些自动工作。但是 Windows 的文件操作,管道是如此的不稳定,程序之间基本不能合作。你别想在 Visual Studio 窗口里面嵌入 UltraEdit 编辑器,你别想用一个 expect 脚本来控制 telnet 到水木清华BBS。

Windows 的程序都是大而全,大而杂,所有的电子邮件程序都需要自己提供编辑器,自己发送和收取邮件,自己显示邮件的附件。每一个BBS程序都提供自己的 Virtual Terminal, 自己的通讯代码。每一个 IDE 都自己提供编辑器,编译器,汇编器,调试器。人们为了使用一种新的程序,需要适应所有这些它提供的界面,而不能使用自己喜欢的编辑器的键绑定,菜单组织…… 不能 DIY!

你要知道,最高级的电脑是定做的,自己想要什么什么CPU,什么主板,多少内存,什么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都是自己选择的。最高级的滑板,自己想要什么牌子的版面,什么牌子的沙,什么桥,什么轮子,什么轴承,也都是自己选的。最高级的乒乓球拍,木板,胶皮,海绵,胶水都是可以自己选择…… 而用 Windows 程序,你得到的是大杂烩,就像你去买“品牌机”,只有那么几种配置,而且附带很多你不需要的软件和服务;就像你去买组装好的滑板,你想要大一点的轮子和窄一点的板子,但是你没有这种选择余地!Windows 程序就相当于最廉价,最次的滑板。但是它却会花你更多的钱,因为一旦一个部件坏了,或者你不喜欢了,你不能另外找一个好的换掉它,你必需重新买全套配件!

而 UNIX 和 Xwindow 就是高档的“组装货”。比如我用 Mutt 的时候,我可以用 VIM 也可以用 pico 来编辑邮件,我可以用 ImageMagick 也可以用 xv 来显示附件里的图片,我可以用 lynx 把 HTML 附件转成文本嵌入窗口中,我也可以把 HTML 附件交给 Mozilla 图形显示。我可以让 GnuPG 帮我把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我也可以用其它 PGP 程序。我想让 Postfix 而不是 sendmail 帮我发出邮件,我想让 fetchmail 帮我收邮件,转发给 postfix,然后被我自己写的Perl过滤器处理…… 这一切我都可以办到!我可以选择我最喜欢的专门的程序来完成专门的工作,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我也可以分别得到它们的好处。

学 UNIX 绝对不是浪费时间

有人告诉我:“你看我用 Windows 什么都不用学。而用 Linux,光是安装就花了我一个星期!”

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装 Linux 花了一个星期,不是因为 Linux 不好装,而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 Windows,对 Linux 最初难以理解而已。你想一想你最初安装 Windows 的时候呢?你花了多少时间搞明白什么是硬盘分区?什么是盘符?什么是目录?你认为 Windows 就是那么容易可以学会的吗?虽然你觉得没花时间学,但是你以前在用别人的机器的时候已经耳濡目染,自然就了解了。而且由于你想要 Linux 和 Windows 并存于硬盘上,又增加了安装难度。而且你肯定没有得到有经验的 Linux 用户的帮助,否则他们会在 20 分种之内帮你搞定。一个星期也太夸张了

如果一开始用的就是Linux就没有这个问题。你想想如果你没有用过 windows,你肯定会很习惯 /etc, /usr, /usr/local ,... 而不是 C:, D:, E:, ... 是不是?如果你只用过 Linux,你第一次用 windows 时恐怕也会问:“/bin 目录哪里去了啊?”

最重要的是,你用惯了的UNIX工具,它们可以伴随你一生,而不会那么容易变化或消失。你可以永远不用再换另外的工具了。除非那个工具比你这个好的太多,而且可以完全模拟你现在的工具。

我们实验室一个60多岁的老师,用vi, cc, make, ...都几十年了,他以前的经验绝对没有白费,而且教会了我们一批又一批的学生。vi 伴随着 UNIX 的最初发行而诞生,直到今天还是世界上头两号编辑器之一!有些人的 FVWM 配置文件已经用了 10 多年,现在完全不经修改还可以用。

看看 Windows 的工具,你从 Borland C++ 换到 VC, 就必需适应新的环境:菜单不同了,颜色不同了,按钮不同了,帮助信息不同了,热键不同了,编译器参数,调试器功能也不同了,…… 那个时候恐怕花要花你很多时间去适应。当你刚刚适应了 VC, 你又要换成 VJ, PowerBuilder, C++Builder, ...

很多windows程序员都是这样,开头在dos下用 Turbo C, 然后是 Borland C, VC, C++ Builder, ......不断追赶微软的潮流。而且微软的SDK, MFC, .NET …… 什么都在不断变化,不断出问题,又不断的在修改…… Windows 程序员不得不买又厚又重的 Microsoft Press 的书籍,看了才一个月,又过时了。今天你才学会了写 VxD,明天你就必须用 WDM 了。你不得不注册 MSDN 才能赶上 Microsoft 的步伐。很多人说:“计算机是贵族的专业。” 这就是微软一手造成的。

这些东西才是没完没了的浪费大家的时间和金钱的。这是是浪费生命!我们为什么不使用从诞生就那么一致和完美的 UNIX?你需要理解先进工具的设计理念。UNIX 的工具就像我们用的汽车,它的离合器,油门,刹车,方向盘,后视镜,永远都在同样的位置。用惯了的话,你对你的汽车的每一个部件都会了如指掌,甚至你自己都可以修车了。这难道不好吗?

有人说:“你说我们需要了解 UNIX,难道你要开车还必须了解汽车的结构吗?” 你去问问开车的司机,哪一个不了解汽车的结构的,那他的驾照就是混来的。你难道想要傻瓜型的“微软牌汽车”吗?我们来看看:

你买的微软牌汽车最开头只有一个座位,每加一个座位你得向汽车公司付钱。车上的防撞气囊不时会冒出来,说是为了你的安全。每开100英里要大修一次,每过一年要换一次引擎。附带的,你还必须换用由微软汽车公司指定的石油公司提供的新型号的机油。你的车出了问题,但是法律规定,你不准私自拆开你的汽车来修理,你必需到微软汽车公司指定的维修点去,需要付相当多的钱才能修好一个小毛病。

最可气的是,你每换一个型号的微软牌汽车,它的刹车和离合器都在不同的位置,你需要重新去考驾驶执照。如果这辆汽车在途中刹车失灵,你受了重伤,你也不能状告微软汽车公司,因为你买来汽车之后必须签一个合同,说 “由于微软牌汽车对你和家人造成的一切死伤,微软概不负责。”

怎样完全用 GNU/Linux 工作

说了这么多 Windows 的不好。我还没有告诉你我怎么用 Linux 处理有些必要的事情。

半年以前我由于中文老是配置不好,一直是双系统,不时需要重起到 Win2k 来处理汉字。后来我找到了 miniChinput, XSIM 和 SCIM 输入法。这下可以处理汉字了。而且 VIM 和 Emacs 对汉字支持越来越好。我的大部分文本是用 VIM 编辑的,包括程序,信件,网页,LaTeX 论文,MetaPost 绘图语言。

我不用 Word 这样的程序写论文,而是用 LaTeX,因为这是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方便的论文工具,是大多数学术杂志要求的格式。幻灯都是用 ConTeXt 做的,用起来很简单,而且效果非常漂亮。你可以看看我的TeX介绍。

至于绘图,你可以用很多可视化的工具,比如 xfig,dia。但是对于我来说,任何可视化的工具都不能完成某些任务,我需要一种可以精确描述图形的语言。我找到了MetaPost。它简单又好用,而且效果是世界一流的。我的插图,如果不是图像,都是 MetaPost 画出来的。

我曾经抱怨 mozilla-mail 经常突然消失,损坏我好几封快要完成的信件。后来我发现 mozilla 的邮件处理程序确实是不稳定的,功能又弱,有经验的 UNIX 用户都不用这样的程序。Mutt 是一个非常稳定可靠的 UNIX 邮件处理程序,而且功能非常强大。

我曾经为 Gnome 和 KDE 的不稳定而烦恼。现在我找到了非常强大的 FVWM。KDE,Gnome 也能和 FVWM 一起工作。虽然 Gnome 和 KDE 总体不稳定,但是某些部件程序还不错,很多 gtk, Qt 的程序也很不错,它们很多都是可以独立于这些桌面环境运行的。

Linux 有很多强大方便的工作方式是 Windows 没有的,或者有类似的东西,但是很差劲或者用起来不方便。比如 ssh 服务,rsync,cvs,expect ……

结论

我写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我希望喜欢 Linux 的朋友,完全清除微软和 Windows 灌输在你脑子里的谬论,别再相信它们所谓的“新技术”,别再追赶 Windows,因为追赶 Windows =倒退。马克思有一个思想很重要,“新生事物并不一定是在最近出现的。” UNIX,Xwindow, TeX 虽然都比 Windows 先出现,但是它们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化,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动化。

消除学计算机很难的幻觉,勇敢的拿起像 bash, FVWM, TeX, VIM, Emacs, Mutt …… 这样强大的程序,勇敢的面对符号。不要再埋怨“Linux 为什么不能像 Windows 那样”,不要再浪费时间试用这样那样的程序,不要再忙着升级。你需要理解 UNIX 的工作方式,因为那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工作方式。Linux 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你需要认识它,了解它,信任它,才能完全的靠它来高效的工作。当然,在游戏机,手机,掌上电脑里,或者在用电脑来娱乐的时候,用一些 “傻瓜软件”还是不错的

我希望小学,中学的计算机老师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中充分利用 Linux 神秘的特点,引起孩子们对数学,对符号的好奇心。诱导他们用计算机来解决世界上的有趣问题,而不要把教学的范围局限于计算机的操作和它自身的问题。

附录: 我用来处理日常事务的 Linux 程序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发现自己应该转向 Linux,你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中了微软的邪。但是不要着急。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只是工具,它们是用来完成你的主要任务的辅助而已。你以前选错了工具,这不要紧。你还是拥有你自己原来的专业技能,那才是最重要的。工具的东西只有慢慢适应转换,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你会感到非常没意思,甚至放弃。

如果你只想做一个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主要目的是用 Linux 来完成自己的任务,那就可以不用系统管理员或者网络管理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当一个系统和网络管理员确实很辛苦。这里我对实验室的网管同学鞠一躬,谢谢你的指点和帮助 不用把你的机器当成网络服务器,不用开放没有必要的服务,设置好 ssh, ftp 已经足够了。这样会省去了解很多没必要了解的东西的时间。不用过度考虑“安全”,因为 Linux 缺省已经很安全了。不过你有兴趣了解更多那也无妨。

下面给出一些推荐使用的可以处理一般事情的程序。至于你的专业上要用到的科学和工程软件比如 Matlab, Mathematica, Maple, HSpice, Design Compiler, …… 还有其它物理上的,化学上的,生物上的 …… 都必然有 Linux 和 UNIX 的版本。当然他们很多不是免费的,不要总是觉得什么都应该免费,自由不等于免费。它们是经过很多人辛勤劳动的产物,是可靠的程序,它们物有所值。

下面列出我常用的一些 Linux 程序。一个列表里可能有很多,那是为了方便你来选择,我列出了比较信得过的。但其实很多只有第一个是我真正在用的,我不喜欢试用程序。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网络管理员,我的服务器都只设置了我自己需要的功能,那样可以省去我很多麻烦

Shell: bash。它结合了 csh 和 ksh 的优点,并且有 readline 功能,你可以随意绑定自己的键盘。

编辑器: VIM, Emacs。

程序开发: GCC, make, ld, Scheme48, j2sdk, Perl, Python, Tcl/Tk ...

论文,幻灯工具:LaTeX, ConTeXt

绘图工具:MetaPost。这个语言太强了,以至于我只用它了。你不熟悉的话可以用 xfig, dia 来画一些流程图之类的图片。

图像处理:ImageMagick。其中的 import 程序可以屏幕抓图,convert 程序可以转换图像格式,display 可以显示图片和简单编辑(缩放,换质量,转格式,简单绘图,简单虑镜)。通常我就这么点需要。如果你要更强大的图像工具可以用 Gimp, 它几乎和 Photoshop 差不多。

自动管理工具:make。我可以用make来自动编译程序,自动编译文档,自动更新插图…… 全自动,而且不会重复劳动。

数值计算程序:SciLab。这个程序基本上可以代替 Matlab。

代数计算程序:MAXIMA。这个程序基于世界上最老的计算机代数系统之一: 由美国能源部(DOE)发行的 MIT Macsyma 系统。它是用 Common Lisp 实现的。很多现在的符号计算程序比如 Maple 都从 MAXIMA 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它现在经过 DOE 批准以GPL 发行,永远是一个自由软件。

加密程序:GnuPG。我的 PGP 密钥就是它搞出来的。

打包,压缩程序。什么都有: tar, gzip, bzip2, zip, rar, ...

虚拟光驱程序。Linux 不需要虚拟光驱程序,直接 mount 就行了。

ftp 服务器:proftpd, vsftpd。proftpd 功能很强,但是我只用了最简单的一种设置。

WWW 服务器:apache。(我一般没有开)

ftp 客户程序:lftp,ncftp。它们都是文本方式操作的,但是比起图形界面的方便的多。比如 lftp 几乎具有 bash 的所有方便功能,Tab 补全,bookmark, queue, 后台下载,镜像…… Linux 也有图形界面的 ftp 客户程序,但是大多不稳定,有很多问题。这就是很多人抱怨 Linux 不如 Windows 的一个小原因。还有很多人用 Wine 模拟 Windows 的 leapftp,其实 lftp 比 leapftp 好很多,你需要的只是适应一下。

自动下载工具:wget。它非常稳定,有一次我下载一个程序,用 IE 和 Mozilla 下载回来的文件都是坏的,最后还是 wget 可靠的传输了数据。用它甚至可以镜像整个网站,比起 WebZip 这样的 Windows 程序强多了,而且不会因为你不付钱就在下载回来的网页里强制插入广告。

虚拟终端:rxvt, xterm, gnome-terminal, mlterm, ...

X server: XFree86

窗口管理器:FVWM。编译加入了 libstroke。

中文输入:XSIM。被我修改过以适应 FVWM 的需要。另外推荐你还可以用 SCIM。

email 处理:Mutt + Postfix + fetchmail

看 PDF, PS, DJVU 文件:Acrobat Reader, xpdf, GhostScript, gv, djvu工具包和 netscape 插件。

看CAJ文档。我从来不看CAJ之类的文档,如果找不到PDF或PS,直接去图书馆借最好。

看网页:Mozilla, Phoenix, lynx。Mozilla-Xft 的显示效果比 IE 好很多。

英汉字典:IBM智能词典,星际译王。

编辑网页:我用 VIM 直接写 HTML。你如果想要图形方式的可以用其它的比如 screem, BlueFish。

登录其它 UNIX, Linux 机器:openSSH, telnet。 我喜欢用 openSSH 把其它机器的 X 程序通过 ssh 加密的隧道传到我机器上显示。

登录 Windows2000 server 的 display service: rdesktop,...我有一天试了一下,不错。后来就没有用过了。

同步程序:rsync。我用 rsync 通过 ssh 来跟某些机器同步数据,或者做自己机器上不同目录间的同步。

上BBS:rxvt(或任何一种终端) + telnet + chatbot(helloooo 机器人的程序)

QQ, ICQ: 我没有 QQ 或 ICQ。不过你可以用 G

咳嗽会使眼睛里的毛细血管破裂!

  前天晚上,孩子睡觉时咳了几声嗽,随即哇哇大哭起来,右手捂住右眼角。我们以为是孩子头疼,没大注意。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孩子的右眼肿了,右眼角红了一块。以为是红眼病,用淡盐水给她敷了一下。准备送去医院,后来又发觉不像红眼病,因为只有一个眼角红了。又以为是大人或她自己用指甲不小心划了。下午,她妈妈把她送到医院去看西医,老师说是咳嗽使眼角的毛细血管破了。

  今天中午要把孩子接回家给她吃药,并预防她在幼儿园睡午觉时再咳嗽。

  孩子的总体精神状况还好,就是有点咳嗽,主要是晚上睡觉,尤其是睡前。吃饭基本上正常了。早饭能吃一个大包子外加半碗稀饭。